一审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上诉后,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应当判决离婚的,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与子女抚养、财产问题一并调解,调解不成的,发回重审。基于上述 能够适用。因为,情况可能完全相反,随着诉讼程序的不断深入,法院在行使审判权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程序违法现象在逻辑上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因而后续的诉讼程序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273.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共办理15种罪名4.6万余件案件,95%左右采用了量刑建议,上诉率、抗诉率以及二审改判、发回重审率普遍下降。 [7]如J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 评定后,纳入量刑酌定情节,直接对量刑建议产生影响。 [11]《刑事诉讼法》第165条规定:在法庭审判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响审判进行的,可以延期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187.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过程中,应当注意审查借款主体是否众多,是否可能涉及非法集资。(问题是,在刑事案件处理后,出借人是否还能提起民事诉讼?一种观点认为,应当可以,借款合同 原告的诉讼请求。二审过程中如果发现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并非民间借贷的法律关系,可以向当事人说明后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发回重审;如果事实清楚,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731.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过程中,应当注意审查借款主体是否众多,是否可能涉及非法集资。(问题是,在刑事案件处理后,出借人是否还能提起民事诉讼?一种观点认为,应当可以,借款合同 原告的诉讼请求。二审过程中如果发现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并非民间借贷的法律关系,可以向当事人说明后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发回重审;如果事实清楚,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389.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抗诉44,258件。人民法院再审审结民事、行政抗诉案件25,520件,其中改判13,522件,撤销原判发回重审1,196件,调解结案3,826件,三项 不适用民事抗诉。 2.抗诉的范围应当及于民事诉讼全过程,对于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作出的绝大部分生效裁判均应列入抗诉的对象。(注:《民事行政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012.html -
了解详情
就是拒绝实体公正,可能导致证据不足而无法定案或者某些案件的判决明显与客观事实不符,因此,在审查证据的过程中,法官往往更注重证据的可靠性而非证据的提出时间,因为这样才能降低改判或者发回重审的可能性,而改判率或发回率是司法系统内评价审判人员绩效考评的重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602.html -
了解详情
会发现一些在纸面上的法律所看不到的东西。那就是,法官在审判具体案件过程中,并非总是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操作,常常有不规范的做法,对正式制度加以 。[51]但如果人们发现,下级法院的请示汇报和上级法院在发回重审时附带的内部指导意见照样使当事人的审级保障化为乌有、能够启动再审程序的主要是有关权力机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09.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过程中,应当注意审查借款主体是否众多,是否可能涉及非法集资。(问题是,在刑事案件处理后,出借人是否还能提起民事诉讼?一种观点认为,应当可以,借款合同 原告的诉讼请求。二审过程中如果发现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并非民间借贷的法律关系,可以向当事人说明后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发回重审;如果事实清楚,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038.html -
了解详情
极有可能被驳回;只有当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并影响到案件的正确裁判时,法院才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在这里,实体结果的正确性掩盖了对程序正当性的 。这些国家的民事司法改革实践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不断地提高当事人在追求程序效益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据此使当事人能够在权衡程序效益最大化与实体利益最优化需求的基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97.html -
了解详情
是一种裁判权,以追求公正的裁判为最终价值取向,作为裁判主体的法官在司法过程中除严格服从法律外,还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社会关系、传统、信仰、偏见、自身下意识 的法律效力,民事诉讼法只是笼统规定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审理的应撤销原判,发回重审。换句话说如果原判决虽然违反了回避制度,但二审或再审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2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