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人权 B 公约第 14 条第 3 款规定:在判定对他提出的任 何刑事指控时 ,人人完全平等地有资格享受以下的最低限度的保证 。其中 (乙 )项规定 对于这项规定 ,可概括为上诉权 和复审权 。结合有关的解释和案例 ,这里的上诉权 只限于刑事案件 。上诉权针对的判决 ,包括未生效的判决和生效的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243.html -
了解详情
状,原告对税务官的答辩表示异议, 所以法院对原告作出胜诉的判决。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法律至上原则。参见罗斯科庞德,《普通法的精神》,唐 对侦查程序全然不了解的法官,而是一种对侦查程序有所认知,且能对刑事诉讼法上基本权 利侵害之侦查行为做出判断的侦查法官(Ermittlungsrichter)(注:陈志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84.html -
了解详情
控辩平衡的诉讼结构也将受到破坏。对于第二个问题,刑事诉讼中侵犯人权的现象,从现有的案例与报道来看,主要是集中于侦查阶段。问题的症结就 ,2002,(4).[9]林辉煌.建构犯罪被害人之司法保护体系-美国制度之借镜[A].刑事诉讼之运作[C].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371.[10]陈光中,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83.html -
了解详情
,我们所要考虑的应是审判实践中遇到的实际具体操作问题。先从一个案例来看: 2001年6月28日15时30分许,被告人无证驾驶拖拉机,途经 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同时结合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7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的成年被告人,应当承担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69.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和解制度之历史考察与现状分析 从国外看,第一个刑事和解案例发生在1974年的加拿大安大略省基陈纳市,门诺教派和当地缓刑机关的共同努力促成了两 调解,能更大程度地实现公正。那种以司法机关主持调解违背当事人意愿反对这种刑事和解模式的观点,只不过是生吞活剥国外制度者的主观臆断而已。即使可能出现强制调解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486.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在该刑事案件审结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这些法律及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提出,并成功获得了法院的支持案例。内容详见黄日森同志著《刑事案件中被害人如何获得精神损害方面的赔偿》中国法院网2008年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469.html -
了解详情
两次结婚登记,违反婚姻法的规定,属于重婚,遂判决袁姐与蒋某的婚姻无效。 案例2:适用民事诉讼程序处理婚姻瑕疵纠纷案 原告刘红玲与被告赵光武于2004年9月 到庭参加诉讼,亦未向法院提交书面答辩状。 在诉讼期间,经原告申请,法院委托宜昌市公安局刑事技术鉴定处对刘红玲与赵寒晶作亲子鉴定,结论为:赵寒晶与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752.html -
了解详情
,我们所要考虑的应是审判实践中遇到的实际具体操作问题。先从一个案例来看: 2001年6月28日15时30分许,被告人无证驾驶拖拉机,途经 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同时结合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7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的成年被告人,应当承担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483.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中已经出现了没有被认定为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行为仍构成民事侵权的案例。 2、刑事判决认定事实确有错误。一种情形是,因为民事诉讼中有新的证据 :“三审合一”审判机制以司法能力专业性为现实依据,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的审判权划归由知识产权庭统一行使。如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于1996年起,就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685.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侵权行为篇、亲属继承篇)》323页 [⑦] 赵秉志着:《刑法总论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第124页 [⑧]柳波《刑事 /21/178671.shtml2008年6月7日11时30分登贝陆 [14] 宋飞虎《刑事和解机制的理论与事务探讨》载《安徽检察》2007年第6期16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08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