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时间点将承担不同的法律后果。 (1)如劳动者主张以公司做出解除通知时间为准,则劳动者要求违法解除赔偿金,可以获得支持。同时,双方劳动合同关系于公司 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可释明其应通过用人单位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补缴养老保险的途径解决。 对于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缴纳养老保险,因不能补缴导致劳动者达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2945.html -
了解详情
失公平,应当允许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变更或解除合同,其实质是诚实信用原则履行合同的延伸,目的在于消除因情势变更所带来的不公后果。虽然我国《合同法》没有 、情势变更事实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对于不可抗力、异常地质与气候条件、物价非正常波动、法律政策变化等情况,由于当事人其本身并无过错而适应于情势变更原则。如果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6187.html -
了解详情
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事先已经通知工会;或者虽未通知工会,但是在起诉前已经补正有关程序。 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终止劳动关系的,应当通知劳动者。未通知的,不发生终止劳动关系的法律后果。通知的形式及效力比照本指南第22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1531.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的“在试用期间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规定。因此,公司对林某的解雇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应当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要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 条件。所谓证据,司法实践中一般从两方面进行认定,一是用人单位对某一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即录用条件有没有具体描述;二是用人单位对员工在试用期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9024.html -
了解详情
的解除方式,涉及到不同的法律后果,因此在签订解除协议时注意相关措施,防止因措施不当而被认定为违法解除。(二)因员工自身原因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或没有履行的必要 》第四十条及第四十四条规定,具体包括:(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7335.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的时候,对于影响房屋购买、居住的重大因素,应做到明确且详细的告知义务,否则要承担不利后果。法院在处理房屋解除合同纠纷时,如果出现影响居住权益的要素 亦需要从各方是否尽到如实告知义务、是否实现合同目的角度出发,综合考量。如果确因开发商存在违约行为导致合同解除的,除了返还购房款外,违约方还应赔偿相应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2589.html -
了解详情
意识,注意保留和收集证据。 5.仲裁时效中断有哪些法律后果? 仲裁时效中断导致的法律后果是已经过去的仲裁时效期间统归无效.重新开始计算时效期间。比如,权利人 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用人单位有责任提供证据;用人单位提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7723.html -
了解详情
请求双倍退还定金。直至张三提起诉讼,甲公司尚未取得预售证。法院遂判决解除双方认购协议,甲公司双倍返还定金计6万元。 防范: 期房交易是房地产交易的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行为的法律后果直接由委托人承受。虽然代理授权文件中对销售商的代理权限、范围有所规定,但作为合同相对人的购房人一般不了解其内部的授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1676.html -
了解详情
附随义务亦可构成根本性违约,从而导致合同目的的不能实现的法律后果。[④] 3、违反后合同义务的责任性质 违反后合同义务发生在合同履行完毕之后,双方当事人之间不 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在此基础上主张把非财产损失纳入损害赔偿范围,把解除合同作为责任承担方式。最后,提出一些对合同法中附随义务制度立法完善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2092.html -
了解详情
发包人以拖延决算为手段达到拖延支付工程款的目的是有重要意义的。但如果合同仅仅约定了期限而没有约定逾期后的法律后果——过期视作认可,实际上等于没有充分利用“司法 参照本解释第三条规定处理。因一方违约导致合同解除的,违约方应当赔偿因此而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只是损失计算的标准实践较难掌握,处理时可以由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056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