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阶段介入诉讼,但在侦查阶段,辩护律师是无权查阅侦查案卷、了解有关证据的;在审查起诉阶段,辩护律师也只能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资料,对其他 权威,违背了程序只能向前走不能向后退的程序公正的基本理念。如果在法定期限内提出抗诉,这样在二审中虽然可以补充漏举的证据,但其抗诉不符合刑诉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46.html -
了解详情
并无不当且被告人无逃匿可能的由审判部门给被告人重新办理取保候审的手续;对于审查起诉阶段办理取保候审的法定条件已发生变化或发现被告人有逃匿可能的,应及时 ,并将被告人逃匿的情况函告检察院,由检察院通知公安机关追缉在逃被告人;法院中止审理期限届满后,被告人仍不能到案的,根据省高院《关于严格执行刑事案件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32.html -
了解详情
条件混淆。原告资格是一个主体条件的问题,不是客体条件的问题。如是否超过起诉期限、受诉法院管辖等内容属于客体条件,不应归入原告资格的条件中。同时 原告资格。主要理由为:(1)国家设置行政诉讼的目的就是通过法院对行政行为的审查,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行政诉讼目的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403.html -
了解详情
于1995年7 月颁布的《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最低价确定办法》,可以作为法院审查行政主体与相对方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时出让金是否合法的一个重要法律依据 6、如《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规定:未按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条件开发、利用土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应当予以纠正,并根据情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92.html -
了解详情
、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各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审理行政案件和审查行政机关申请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专门人民法院、人民法庭不审理行政案件 而遭受损失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注释: [1] 仇慎齐:《行政诉讼法定起诉期限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2003年5月24日,《人民法院报》理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89.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一般以《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行政相对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三个月期限届满开始计算,在起诉期限届满后行政机关才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此时,《行政复议 道究的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强化司法对行政权力的合法性审查,确保行政机关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法定权限、法定职责行使权力,防止权力滥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330.html -
了解详情
刘某申诉后,经监所检察科调查查明,该案的侦查羁押期限、审查起诉羁押期限、审判羁押期限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未超期羁押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规定和龙马潭区检察院制定的《人民监督员监督检察机关对刑事案件羁押期限的检察监督情况暂行规定》,启动人民监督员监督评议程序。 2006年9月2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941.html -
了解详情
造成对未成年被告权益保护的不力。 简易程序是一把双刃剑,其从简从快程序缩短了审判期限,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也可能导致案件事实无法得到彻底地查明,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3期。 [8][9]高进:《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查起诉方式的改革》,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10]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249.html -
了解详情
》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了明确,行政机关未告知相对人诉权或起诉期限的,相对人的起诉期限为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2年内,相对人或者利害关系人不知道 的变化。 行政诉讼法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但对于什么是具体行政行为没有作出界定。行政诉讼法立法之初,最高人民法院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28.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复核后作出最终决定。 2、完善请示报告制度。首先,案件需要请示的,只能在羁押期限许可范围内进行。上一级机关应当及时研究提出意见,以便下级机关执行。但有一条 防止二审变一审,先定后审问题的发生。其次,确需请示的案件,而侦查或者审查起诉的羁押期不够的,只能采用变更强制措施的方式进行,特别是罪与非罪界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0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