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使法律演变成工具化、庸俗化的倾向,“法治”可能会成为一种装点门面的招牌,有名无实。“法律的作用是促进人类价值的实现,如果法律的理论和哲学无视这些人类价值,那么 责任感。也使政府无事不管,但又不得其所。见谢晖著《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12-316页。[17]梁慧星陈华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558.html -
了解详情
确立国会的优越地位,健全责任内阁制,建立英国型的松弛的三权分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洛克的分权学说被孟德斯鸠所发展。他认为,“持有全权的人 官员问责制度、引咎辞职制度与弹劾制度。实行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 第三,奉行“宪法至上”的原则,绝不允许任何个人、机关或政党享有凌驾于宪法之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92.html -
了解详情
年《宪法修正案》第13条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治目标以后。因为政治力量的短暂干预只能起一时的作用;甚至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它往往会导致其反面。 ,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第69页。霍克海默认为,虽然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包括有边沁(Bentham)和曼德维尔(Mandeville)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7.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的基本控制手段之一与硬法律进行对接和整合,实现对中国人治社会的改造和法治内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关键词:软法律,硬法律,民间习惯法,国家认可,柔性 背离的直接后果就是全体市民社会和农民阶级将法律的制定和执行都看作成为了异己性的制度压迫。 二、软法律的理论基础和逻辑推演 法学是以客观存在的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4.html -
了解详情
思维尚未完全消除,如何强化法律的实效性已经成为国家法治建设的深层次任务。为此,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以强化法律的实施。而行政执法作为国家 年8月15日,第1版。 16有关行政执法风险的内部控制机制方面,主要以行政自我规制理论为基础,探寻行政执法风险防控机制。文可参见崔卓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3673.html -
了解详情
宏观理论抱负和视野,它就会丧失作为现代国家众法之法应有的理论尊严,就会堕入完全的部门法形态而自我矮化。对于转型阶段而言,宪法学尤其需要发展成熟的 ,而专政则成为基于法律(而不仅仅是政策)的社会主义法治。除非重新出现危及国家根本存在的紧急状态而不得不中断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正常运转,否则就不能突破关于民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0234.html -
了解详情
论:法律修辞忽略法律正义 在有关法律修辞的理论研究中,国内有学者因更多关注法律修辞在提高判决可接受性和说服听众上的作用,专注于修辞是否有利于个案纠纷的解决 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才能在根本意义上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如果缺乏规则意识,那么任何完善的法律制度设计都将沦为镜中花、水中月。因此,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5282.html -
了解详情
愿望.中国是一个历来以“严刑酷法”威震于世的泱泱大国,在今天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行法治,重视人权的现代文明的新形势下,死刑的废止和限制是必然趋势,是时代进步 [07]而当今死刑存废之争的最大局限性是学者们坐而论道,双方的观点都是建立在形形色色的理论基础上脱离了一个国家的实际情况。无论是保留死刑一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3040.html -
了解详情
属于法律思想体系和法律心理的范畴。由于司法观念的不稳定性,对其研究势必需要较为深厚的理论功底,本文主要是从司法原理的角度对司法理念展开探讨,因此下文中 的具体贯彻。司法效率理念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经济和社会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的必然结果。 司法中立是指司法机关对于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7851.html -
了解详情
非常重要的政治法律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宪政是法治的应有之义;宪政是法治发展的高级阶段;宪政的核心内核是对权力的配置和制约;宪政的基础应该是民主制度和 国家的最高原则和准则,除了宪法没有别的,这就是宪法至上。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宪政就应该是法治的应有之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若离开宪政来建设法治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02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