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过的具体形式究竟是故意还是过失不明确而已。(注:李文燕等:《论我国刑法中的严格责任》,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5期。)对于前一种意义上 有真正参加犯罪组织的意思。对于被迫者,根据我国刑法第28条的立法精神,无论其胁迫程度都构成犯罪。对此,有的学者借鉴英美刑法中的合法辩护理由被迫行为,认为对于死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737.html -
了解详情
,以上结论并不正确。因为塔甘采夫在犯罪构成三要件中的犯罪客体是指行为客体,这一点是十分明确毋庸解释的。塔甘采夫关于犯罪客体是生活利益等观点是存在 观点没有考虑到我国犯罪概念实际上在犯罪构成之外起到了价值评判的功能,这是由我国刑法中的实质概念所决定的。 我国学者提出了犯罪概念与犯罪客体之不同定位功能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097.html -
了解详情
干部学院院报》2010年第5期 【摘要】共同过失行为作为共同过失犯罪成立的客观要件,其主要依据源于刑法理论中的行为共同说。共同过失不应具有共同故意中的 国金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作为新址办下设安全生产监督组组长,知道新址办在央视工地组织燃放烟花,却未加以阻止。(4)邓炯慧,原央视新址办综合业务处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256.html -
了解详情
(八)》取消了13种经济犯罪、非暴力犯罪的死刑,但现行刑法中的死刑罪名仍高达54种,且几乎涉及刑法典分则的全部类罪。而且,仍有31种非暴力犯罪在 强烈的情绪冲动支配下迅速爆发的一种犯罪。激情杀人因与行为人人格中的性格和气质因素紧密联系,其发生具有情境刺激强烈与行为瞬间爆发的特点,因而较少涉及行为人道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404.html -
了解详情
,而且还要求情节不是显著轻微,这种不能是显著轻微的行为之要求,可以认为是刑法总则对犯罪一般界定中的定量因素。这种总则规定的定量因素当然也需要在刑法个罪的 ,刑法当然无法给予其处罚,就实现不了我们对有组织犯罪打小的期待。仍以盗窃罪为例:假如一个犯罪组织中的每个人都盗窃900元(假定该地区盗窃罪的起刑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938.html -
了解详情
马克昌教授对犯罪论问题的研究十分深入、系统,其撰写的著述多半集中于此,涉及的问题也很多,比如关于犯罪的本质与特征、犯罪构成及分类、刑法中行为的概念与 犯、实行犯、帮助犯、教唆犯;以作用为标准,可以划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组织犯、实行犯、帮助犯都不是法定共同犯罪人种类。(13)(3)关于教唆犯性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921.html -
了解详情
的活动进行刑事规制。因此,日本近几年来刑事立法的主题之一是基于有组织犯罪集团的存在及其活动而进行的犯罪化和重罚化。(4)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在风险社会,应当完成法益损害原则向规范损害原则的转换规范损害原则在刑法中的最典型适用是抽象危险犯的设置。抽象危险犯以纯粹的行为危险性作为负担刑事责任的基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84.html -
了解详情
的活动进行刑事规制。因此,日本近几年来刑事立法的主题之一是基于有组织犯罪集团的存在及其活动而进行的犯罪化和重罚化。(4)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在风险社会,应当完成法益损害原则向规范损害原则的转换规范损害原则在刑法中的最典型适用是抽象危险犯的设置。抽象危险犯以纯粹的行为危险性作为负担刑事责任的基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14.html -
了解详情
而惩罚,主要是为控制风险进行威慑。正是威慑促成行为主义进路对现代刑法的掌控,最终使精神状态在刑法中的作用日渐减少。{2} 刑事政策自其创立之初就确立 的风险规制作为判断是否承担责任的标准,来解决有组织地不负责任的怪现象。风险刑法暗合了积极的一般预防理论。所谓积极的一般预防论,大意就是通过立法规定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022.html -
了解详情
,对司法实践中的情况作出及时反映。举例而言,最高人民检察院1996年1月23日所作的《关于单位盗窃行为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规定:单位组织实施犯罪,获取 ,源于坚持罪刑法定,不得对法律作扩大解释。对于一些单位实施的刑法中没有明文规定为单位犯罪的行为,不论是立法疏漏还是立法者有意为之,在法律修改调整以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90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