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的原因在于,我们并不承认法官在适用刑法的过程中有发展法律的可能性,相应的制度更付阙如,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尤其是在现阶段,司法腐败成为公众议论热点 事务是非的能力,更为关键的是,任何人都有权参与对日常事务的决断。本文探讨的主题是刑法制度的发展问题,从国外的经验以及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分析,本文主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11.html -
了解详情
,不符合“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处理具体案件时,对刑法的适用解释只能是具体的,根本原因是案件之间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件事物是完全 原因在于,立法不仅定性而且定量,刑法中关于犯罪的界定含有定量因素,固然是我国刑法的独创,但其潜在逻辑是否定自由裁量,恰好在这一点上出现了无法回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89.html -
了解详情
和抹杀了法官解释刑法的可能性。法官适用刑法的良性机制无从谈起,刑法功能的发挥受到实质性的制约。 研究刑法机制,目的是揭示刑法立法与刑法适用中的基本规律,促进 刑罚权滥用方面具有如下价值属性,并包含有相应的价值冲突。 第一,一般正义与个别正义。维护正义是法律的首要价值,刑法也不例外。刑法通过对犯罪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92.html -
了解详情
的地位平等。 (三) 调节者的中立性 在这个过程中,享有侦查权的警察及其机关拥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警察对犯罪者的处理可以在告诫、训诫直到启动诉讼 多么巨大的漏洞! (二)再看我国刑法的三条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是说“依照法律定罪处刑”而不是“依照协商调解的效果和结果定罪处刑”:“罪刑相适应”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34.html -
了解详情
时效制度设置初衷,我认为一在限制国家追诉权的无限期使用,二在迫使犯罪人在国家司法力量所不及时,也能被迫收敛不再犯罪(间接实现刑法的威慑目的)。取消追诉时效 是不妥当的。这可能与我国刑法的强烈报应刑主义倾向有关。但这种倾向是不合时代潮流的。 七、关于自首制度 新刑法典的自首制度也有缺陷。前文里我已讲过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92.html -
了解详情
5期。)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我国刑法学者对这种刑法泛化现象和刑法万能观念从法理上进行了分析和批判。一些思想敏锐的刑法学者分别从刑法在法律体系中的 规范解释学中,刑法适用解释论者不应当、也没有必要再对行为本身的社会危害性作出有无或者轻重的判断,因为立法者已经通过立法程序完成了对犯罪的社会政治评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64.html -
了解详情
死刑的价值追求,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死缓制度是毛泽东主席首倡的,是我国刑法的首创,早期的实践证明了其科学性,但是随着现在犯罪分子对 罪的死刑罪名。这类犯罪皆是为了追求财产利益而实施的犯罪:“在重利的诱惑下犯罪者往往会忘却对重刑的恐惧,所以应该大幅度地适用财产刑,使犯罪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68.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的重大突破,强化了对某些犯罪行为的防卫力度。 这个规定有如下适用条件:其一,针对的是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犯罪,主要是暴力犯罪,如杀人、抢劫、 可以用杀死侵害者的手段来保护。”〔7 〕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首先限制了防卫的权益——“人身安全”,要求暴力犯罪是“正在进行”而且强调是“防卫行为”即在防卫过程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55.html -
了解详情
下第三国可能有权对过境予以拒绝。因此,《欧洲引渡公约》第21条规定:①只要被请求准予过境的缔约一方在考虑本公约有关规定后认为,有关犯罪不是政治或纯 司法协助协定中一般都规定司法协助适用本国法律。[46]缺少国内法规范的现状使我国的刑事司法合作面临一些严重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国内程序不顺,主管机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00.html -
了解详情
。[1] 但笔者认为,就该条的规定而言,立法者对无限防卫行为的程度及后果采取了一种放任的态度,应该说无限防卫权在我国已经刑事立法化了。下面结合我国 中同样要受到法定条件的限制。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行使无限防卫权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行使无限防卫权必须是针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如行凶、杀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1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