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之中,规范的肯定性内涵与否定性内涵会逐渐沉淀;而通过个案的持续积累,我们可以在一个不断扩大化的基础上去逐步摸索规范的意义范围及边界所在。 以我国刑法为例, 类型性解释的首要步骤。 (二)合类型性解释与体系解释 再来看看合类型性解释与体系解释的关系。要理解法律规范,体系性的背景是不能回避的。尽管人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64.html -
了解详情
有显而易见的好处。我国法院内的审判委员会也是一个可以对刑法运作产生重要影响的组织,一些重大疑难案件常常要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合议庭并不对案件结果起决定性 要求(遵照法律程序来依法改判)等等。再如,传媒与司法的关系也是近年来学界所关注的一个问题。一方面,我们现在需要进一步强化传媒对司法的监督,另一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48.html -
了解详情
以一种当事人的内在视点来看诉权,当然要考虑诉权的现实问题,也就会考虑诉讼过程中的权利问题,因此该关系问题在内在视角下是一个中心问题。 从内在视点出发,我们 的诉权理论。对于诉权与诉讼权利间关系的再认识,克服了认识上的情感因素,更体现了理论研究上的方法论自觉。我们可以这样说:在权利保障的视角下,诉权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59.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学增添了评价素材。也正因如此, 我们可以断言: 是实证犯罪学推动了刑法学的发展而不是相反。再回过头来, 我们将更加确信, 新旧两派刑法学的 全面价值, 对犯罪本体的侧面或其内中要素, 我们要全部选定而非顾此失彼。 最后, 将人身危险性, 即再犯危险性辟为犯罪本体的一个侧面或其一个内中要素丝毫不违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171.html -
了解详情
是什么,在所有权之外是否有再设他物权且在区分债权的意义上采取类型限定和内容固定的必要?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讨论。 我们可以避开作为物权乃至全部财产权结构 的法定构造问题。他物权法定构造包含两个问题:首先是,民法为什么要在所有权之外同时建立一个具有强效力的他物权体系,或者说民法为什么在所有权之外还必须构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027.html -
了解详情
是一种内涵不能确定的模糊表达。一方面,因为情与理的含义具有相当的灵活性,要对此难以明确之物进行无法精确之酌,其结果,只能是更加模糊。另一方面,情与理 话语,以其来解决纠纷缺乏一个可以操作的基点,而事实上,脱离了利益的处置,准情酌理只能沦为空谈。 三、利益平衡:表达之外的解释 如果我们抛开情法两尽的理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19.html -
了解详情
:能矫正的罪犯应当予以矫正;不能矫正的罪犯应当使其不致再危害社会。[ 6 ] (P113) 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整理出非刑罚化改革所对应的刑罚制度的特点,即 理论家的眼里则认为它应当是变革的一种动力。一个理论家站在理论的高度可以侃侃而谈为什么要废除死刑,为什么要搞非刑罚化,而一个普通民众则想不通为什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44.html -
了解详情
对犯罪防止目的的需要,只追求同样情况同样对待,是无任何实质合理性可言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概念法学,或以韦伯的术语表示,逻辑形式合理性方法,与实体(实质的笔者 日渐成为各国法律的主题。在此背景下,欧洲大陆兴起了一个以强调保护社会免受犯罪侵害、对犯罪人进行再社会化和实行人道的刑事司法为宗旨的理论流派。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786.html -
了解详情
在形式上是否符合构成要件,然后评价该构成要件的行为是否具有实质的违法性,最后再从责任的层面考虑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故意、过失以及是否具有期待可能性,而是把 而且本身就有作用。由于司法判决符合这个描述,我们可以说,法庭公开其得出结论过程和结论本身一样重要。如果我们评估一个判决不是根据正确或错误,也不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74.html -
了解详情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司法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出,能动司法在我国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说,伴随着中国法制30多年来的发展以及 更多的社会责任与政治任务。它不仅要求法官具有对于政治--社会的大局观,而且更要具备敏锐的政治眼光,这样才能够对于社会的发展以及纠纷之相应变化保有充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40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