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一十一条首次规定了释明权的内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第一条、第二条、第八条也有相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 了不必要的司法资源浪费。 三、对原告相关义务的释明 在立案阶段,原告向法院起诉离婚,并预交了案件受理费,但原告随后外出务工。当审判庭的法官要向被告送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232.html -
了解详情
大大增加了涉外民事争议的复杂性。导致当事人挑选法院,即当事人选择于已有利的法院起诉,从而使对方蒙受不利。而采用国际统一冲突法解决方法,不仅可以避免各国冲突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并设立了第二十八章仲裁。这样,使我国涉外民事诉讼与仲裁程序的立法日益完善起来。 关于涉外婚姻、家庭与继承的法律适用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618.html -
了解详情
;(8)劳动争议案件;(9)当事人以合意方式来选择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 (四)关于当事人对简易程序的选择权问题 所谓程序选择权,是指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 情况灵活掌握,相机行事,只要能全面查明案件事实,正确解决纠纷即可。如当事人一经起诉就对事实无争议,都有和解的意思表示,就可以径行进行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81.html -
了解详情
加以解析,而在识别被告针对原告主张的反驳是抗辩还是否认、原告针对被告反驳的第二次主张是抗辩还是否认。只有弄清这两个问题,才能正确运用证明责任分配理论对 ,以便法官在法无明确规定之时,正确地在当事人之间分配证明责任。 近代关于证明责任的分配学说,主要是德国的三大学说:[6](P. 334-336) 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5.html -
了解详情
的佐治亚殖民地作为债务人的更生之地加以开拓。但是直到1830年为止,北美殖民地法中关于民事逮捕的规定,仍然类似于当时的英格兰法。其中,1800年制定的只适用于 常常会为了面子而自杀。[32]而这种自杀在日本社会往往得不到人们的同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虽然修改了破产法,从美国引进了破产免责制度,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4953.html -
了解详情
性这一特征,即在受到第三者侵犯时请求保护。[28]特别是德国,虽然在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经认识到对人格保护的特别意义,但仍然没有完成把人格利益上升 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三、一般人格利益保护中应注意的问题 德国理论和司法判例关于如何确定一般人格权的保护的利益衡量的思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即使我们将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973.html -
了解详情
的佐治亚殖民地作为债务人的更生之地加以开拓。但是直到1830年为止,北美殖民地法中关于民事逮捕的规定,仍然类似于当时的英格兰法。其中,1800年制定的只适用于 常常会为了面子而自杀。[32]而这种自杀在日本社会往往得不到人们的同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虽然修改了破产法,从美国引进了破产免责制度,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10.html -
了解详情
的时间限制才能离婚的规定也是缘于教会法。教会法注重保护妇女被丈夫抚养的权利。这也被西方的抚养寡妇财产的制度所肯定。 (2)近世法律中关于占有权的保护 罗马继承下来的法治思想,博大精深,有人曾经评价罗马人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用武力,第二次用宗教[⑩],第三次则是用法律[11]。 参考文献 1.【美】E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863.html -
了解详情
有关可预见性规则促进信息传递的论述,可参见S.WheelerJ.Shaw, Contract Law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95, P911-912. 〔56〕 《美国第二次合同法重述》第351条第3款即规定了法官在可预见的损失范围内进一步限制赔偿额的自由裁量权,虽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398.html -
了解详情
,在17世纪的英国已经受到广泛重视。如今,尊重基本人权的问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都通过宪法和国内法加以强调,成为国际社会关心事项和国际法的 嫌疑人应承担如实供述义务,即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这里关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的自愿性没有作出规定,立法机关和司法部门也不认为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5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