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这个问题从宏观上来说其实就是单位实施了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是否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和如何追究刑事责任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学界和司法实务部门存在三种 法律有隐含规定的过失犯罪的典型形态;其二,从我国刑法规定的现状来看,刑法分则明确规定有过失犯罪,主要有三种类型:[13]一是过失侵害生命、身体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59.html -
了解详情
另一方不在的时候,将该共同占有的财物擅自处理掉,该如何处理?对此,我国刑法理论上有两种完全相反的对立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对于共有财产的使用、处分,应经 明祥:《论刑法中的占有》,载《法商研究》2000年第3期,第38页;前引[14],第258页。 [17]参见冯英菊:《为雇主看管财物是否属于代为保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42.html -
了解详情
。其他一些刑法条文也体现了期待可能性思想,不再一一赘述。〔4〕也有许多人指出,我国刑法中第20 条、第21 条有关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犯罪阻却事由的规定, 不在我们的讨论之中,我们姑且不谈。 第二,这种合理性的事物在现行的刑法规范中是否已有相类似的同类物或替代物。这属于制度层面的内容。前文我们已指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41.html -
了解详情
皆指向财物时,犯罪所得与犯罪对象不是同一概念。犯罪对象是我国刑法理论特有的称谓,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犯罪对象称为行为客体。行为客体是构成要件要素。很多构成 的犯罪成立条件中,有关于可罚的违法性的判定因素,这一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犯罪的标准。 (一)犯罪所得数额的累计原则 我国则采取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40.html -
了解详情
整体与犯罪人个人之间基本权利的取舍,因此,在某个具体案件中是否需要动用刑罚以及使用何种刑罚,刑罚的轻重是否适度等,最佳的选择是既能使社会整体感到恰当又 解释,即进行语义解释。然而,如果仅根据刑法条文进行字面解释,那么有时可能无法得出合理的结论。例如,在我国刑法中有多个条文规定了暴力手段,如果严格按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300.html -
了解详情
从我国刑法对犯罪未遂是未得逞的规定就可看出论者理由的不科学性。从我国刑法第23条关于犯罪未遂的规定可以得出,犯罪既遂就是着手实行犯罪行为而得逞。根据《 的犯罪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22〕 笔者认为,这种理解至少有以下几个缺点: (1)我国刑法中并没有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纵观整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76.html -
了解详情
方面进而在定罪环节予以充分消解的情形在我国刑法处遇经济犯罪中亦有出现,如2001 年4 月18 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规定: 犯罪中对行为人犯前的相关表现的规制对调控知识产权犯罪的重要性,但其是否有权做出这样的司法解释还有待商榷。同时,由于将人身危险性因素介入于知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64.html -
了解详情
,而我国的犯罪成立条件上不仅有犯罪构成质的规定性,同时还存在量的规定性,这是我国刑法关于犯罪规定的一大特色。我国刑法中的数额犯就是明显的例子,即相应 问题。 (一)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在数额犯的刑罚裁量上没有指明是否需要对特定的数额有所认识 由于我国刑法在定罪和量刑两个阶段均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在这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43.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刑法第29 条第1 款的规定,教唆犯就是指 教唆他人犯罪的共犯行为类型。我国刑法中关于教唆行为的处罚规定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刑法分则 立法尴尬及其解决途径评析 综合以上论述,教唆者与被教唆者之间是否存在共犯关系是处罚教唆行为的当然前提。但我国刑法第29 条第2 款对于单纯的教唆行为的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23.html -
了解详情
犯加重是残酷的刑罚;⑻即使我国97年刑法明文规定了累犯从重处罚,取消了79年刑法中的累犯加重处罚的规定,但对新刑法的这个规定是否合理,一直备受争议,建议 法定刑的限度以外判处刑罚。 关于什么是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从重、从轻处罚,涉及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法定刑的限度。我国刑法学界对此没有什么争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09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