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管等进行检查、验证,看其内容是否会发生变化。也可依此确定收集的技术、方法的科学性、可靠性,进而间接地确定内容的真实性。但这需要 叶自强:《民事证据研究》[ M ].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15]陆群:《网络中国》[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7. [16]陈光中:《刑事诉讼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445.html -
了解详情
裁量权的范围并且将裁量的标准进一步具体化。该法第78条规定:(1)在任何诉讼中,法庭在考虑到包括证据收集在内的各种情况以后,如果认为采纳这一证据将会 下,为实现双方的平等对抗,证明责任的分配通常应当倒置,如在行政诉讼和特殊民事侵权行为诉讼中。因而,对于刑讯逼供等行为的证明如果囿于谁主张谁举证将会严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51.html -
了解详情
不明时(这种现象是民事诉讼中存在的最为常见的客观状态)由何人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举证责任分担规则源起于罗马法时代,当时就举证责任如何分配确立了两大著名 阶段,作为前者,公正的程序设计应该保障当事人有足够的手段收集到必要的证据(注:参见江伟等:《民事诉讼程序保障制度基础》, 载《中国法学》1997 年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202.html -
了解详情
。由于多数海事纠纷发生于船舶的营运或航行过程中,纠纷发生后若不对有关的证据立即进行调查和收集则会丧失取证的最佳时机;再次,海事纠纷案件所具有的动态性决定了诉 裁定,例如船长拒不提供航行资料,将如何处理?目前海诉法对此尚未做出明确规定,我们认为,可以比照民诉法中对妨碍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这一章的有关规定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02.html -
了解详情
在赔偿限额总额内承担责任。 (九)关于机动车一方自愿参加机动车商业性保险,应当如何处理的问题。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机动车一方在投保道路交通事故 的有关问题。一是关于当事人举证责任与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关系问题。在以当事人主义为基本机理的现代民事诉讼制度中,奉行“谁主张,谁举证”,强化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723.html -
了解详情
(第136条第(6)项,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以下所列为民事证据若干规定的条文)依申请调查收集证据的裁决(第17条)、延长举证期限的 与为当事人提供充分程序保障之间,进一步的改革无疑应以后者为导向。有鉴于此,制度设计如何平衡彼此冲突的价值取向,构成下文的关注焦点。具体而言,下文将围绕如下这些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36.html -
了解详情
原告起诉时提供的被告住址无法送达应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2005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关于以法院专递方式邮寄送达民事诉讼文书的若干规定》、《关于人民法院 法》第102条第二款的规定,原来只有在有关单位具有妨害诉讼证据的收集、调查和阻拦、干扰诉讼进行的法定行为之一时,其之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才可以成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20.html -
了解详情
中通过侦查行为和其他诉讼行为进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被害人、民事原告人、民事被告人及其代理人也有权采取一定方式收集证据。证据的审查是指调查人员 犯罪事实已经发生的情况下,错判一个无辜必然会放纵一个真凶。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查明案件事实真相,是用不择手段的、违反程序的(如刑讯逼供)的方法,还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64.html -
了解详情
裁判者服务的,是裁判者收集证据、判断证据从而认定案件事实的操作规程,法院的证据职能行为是证据制度的关注重点,证据制度的主体性内容乃是由如何规范法院的证据活动 证据的各个环节实行分而治之,体现的乃是证据收集和判断上的职权一体化主义。这种机制与民事诉讼以当事人为本位的证据法律制度体系是极不相同的,甚至是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11.html -
了解详情
及程序性法律后果的规定上。譬如,刑诉讼第32条规定严禁以刑讯等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但依照立法,仍可以得出非法证据可以采用的结论。因为根据刑诉法第31条 上述权利得以实现的程序。 被害人的损害应得到适当赔偿,对此,我国刑诉法规定了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立法上需要完善的,是应将告知被害人此项权利并在其提出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