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行为和由这种行为所引起的危害社会的结果。”“犯罪主体,就是指实施了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人。”“犯罪的主观要件,就是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 之中,与其他三个要件不具有同等并列性;并且,行为的主体要件、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可以共同综合反映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以及什么样的社会关系,从而否定了客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1.html -
了解详情
的明确性,而是指法院在刑事司法中应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的见解。在诉讼法中解决这一问题,恐怕才是正道。在德国,对于轻罪,在行为人的责任较轻,并且行为不足以产生 意义。因此,关于确定效力,主张诉讼法说的人,也并不认为可以对执行错误判决可以实施正当防卫。在这一点上,说判例是法或者说不是法,二者在现实上并没有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7095.html -
了解详情
实体问题要解决什么是非法证据,哪些证据归属于非法证据,程序问题则是要解决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识别和排除非法证据。”笔者认为,在我国确立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 是违法的,法律要对行为人追究其法律责任,如果构成犯罪的,对其追究刑事责任。但证据材料的证据力是不会因为违法或犯罪而受到影响,只要是证据材料与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3834.html -
了解详情
那么为避免重复评价,不能再将累犯作为从重情节再增加刑罚量。再看该司法解释,将累犯升格法定刑,即加重处罚有违累犯承担刑事责任的原则对于累犯, 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第一,量刑情节可以作为增减被告人刑罚量的根据的缘由;第二,就《意见》规定来看,什么样的情节可以作为量刑情节,成为增减被告人基准刑的依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7809.html -
了解详情
他的遗产的可能生活;另一种是帕尔默不仅要承担杀害其祖父的刑事责任,而且必须剥夺他的继承权的可能生活。后一种可能生活对帕尔默来说之所以是应得的 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程序法律规则只能规范诉讼参与人的诉讼行为,只能告诉我们什么样的诉讼行为是合法的,但它不具备判断法律规范是否具有正当性、合理性,证据是否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039.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无关的人,即使是与犯罪人有关的人,排除在动刑对象之外,主张刑事责任止于一身的个人责任,符合无责不动刑的必然性规定。而另一方面,对精神病人与年幼 轻重,刑法的颁布有如张榜公布了一张犯罪代价表,可以使全体公民知晓什么样的行为应受什么样的惩罚,起到立法一般鉴别的作用,同时使意欲犯罪者对罪与罚进行利弊得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746.html -
了解详情
是否排除非法证据问题所进行的裁判程序中,哪一方需要承担举证责任,以证明非法证据的存在?这种证明需要达到什么样的证明标准,才可以被法院所接受? 类似 刑事诉讼法就成为没有制裁机制的法律,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行为也就可以不受任何形式的程序性制裁,有关程序性违法的争议也无法纳入程序性裁判的轨道了。 根据以上分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81.html -
了解详情
特别知道的事实为基础,进行判断。 上述判断基础的问题,和以什么人、按照什么样的标准进行判断的所谓判断基准问题相关。其中,主观说主张以行为人自身为判断标准, 的问题。在上述两大因果关系类型当中,真正成问题的是后一种类型。前一种类型实际上是考虑行为人如何承担刑事责任的问题。其中,只要将被害人所具有的特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396.html -
了解详情
、③违法有责行为类型说等。之所以存在这种见解上的不同,如后所述,是因为对于作为讲学上的概念的构成要件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机能、作用这一点,理解上存在着分歧。 的这一点,只要没有特别的事由,并不能认定诸如行为人具有责任能力等情况,由此也可以说,上面这一点(不能仅因该当于构成要件,便由此连有责性也肯定)难道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684.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的罪责较轻,并且公众对追究刑事责任不存在兴趣,就可以采取暂时不考虑起诉,为被告人规定特定的义务或者指示,以及根据其完成情况决定最终撤消诉讼程序等方式 必须宣告,案件已经进入谅解性谈话了,而且应当指出,其内容是什么和将引导出什么样的结果。只有使用这种方法才能保证,公开性和口头性、直接性和法官的查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16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