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刑事诉讼法首次确立犯罪被害人的诉讼参加制度,犯罪被害人在刑事案件的庭审中不再仅仅以证人的身份出场,而是作为当事人享有意见陈述权和通过录像连接等途径进行陈述的 、自诉为辅的起诉格局,对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诉讼权利作了比较系统的规定。之后,司法机关又作了一些补充性司法解释,使被害人在诉讼中的利益得到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549.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点在于:[2]法院对死缓犯作出限制适用减刑的裁决,应于审判阶段中与定罪量刑问题一并考虑并在判决书中作出决定,还是在死刑缓刑考验期结束后,被执行人 3]即2011年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案件审理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该司法解释各条规定都明确显示,对死缓犯适用限制减刑应在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8725.html -
了解详情
共犯论处,还是依照无身份人的犯罪即信用证诈骗罪的共同犯罪定罪处罚,目前相关条文和司法解释都没有明确规定。对此,1995年颁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等民法基本原则。此外,2005年1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8条明确了信用证欺诈的四种情形:(1)受益人伪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8244.html -
了解详情
建议,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提出量刑意见。在法庭审理中,建立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对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证据进行调查、辩论。人民法院在 、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司法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司法人员承担;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904.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他有自首情节。因此,依据刑法第67条、第48条及相关司法解释,依据少杀、慎杀的刑事政策,依据量刑平衡原则,参酌废除死刑的国际潮流及《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不足取的。如果把它放到杀人罪的情节阶梯中来看,六刀杀死与一刀毙命哪个更残忍、更恶劣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从一个视点来看,药家鑫确实残忍,连杀六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2719.html -
了解详情
、理解网民对判决提出的异议,但这都是观念的问题,是杀人偿命的传统意识与现代司法理念、国家刑事政策的差异,这些都是可以公开来探讨、我们现在顶 死刑立即执行。而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却选择这样一个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无可置疑的恶性暴力犯罪死刑案件试水,二审将被告人李昌奎改判为死缓,强行引领和改造民众死刑观念,推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039.html -
了解详情
、理解网民对判决提出的异议,但这都是观念的问题,是杀人偿命的传统意识与现代司法理念、国家刑事政策的差异,这些都是可以公开来探讨、我们现在顶 死刑立即执行。而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却选择这样一个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无可置疑的恶性暴力犯罪死刑案件试水,二审将被告人李昌奎改判为死缓,强行引领和改造民众死刑观念,推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035.html -
了解详情
由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处理,不构成犯罪。 为了使司法机关在办案中具体掌握上述结果要件的统一标准,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11月10日发布了《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交通肇事罪的定罪量刑的量化标准,作了一系列规定。规定达到下列标准,即构成交通肇事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8118.html -
了解详情
确立。近年来,为保证死刑案件的质量,司法解释已经走在前面,确立了证据裁判原则。2010年6月发布的《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条规定 ]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7页。 [14][美]彼得诺维克:《那高尚的梦想客观性问题与美国历史学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311.html -
了解详情
,只有故意杀人、故意伤害、交通肇事等案件的被害人才可以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获得赔偿。而且由于受到被告人赔偿能力的限制,被害人的损失并不一定能获得 等),并通过司法解释严格加以规范。 (二)完善被害人的委托代理制度。首先,扩大诉讼代理律师的阅卷范围。对审查起诉阶段被害人代理律师的阅卷问题进行明确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97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