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法院调解的现实意义及对法官要求. 法院调解,是指在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在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和协调下,就案件争议的问题进行平等协商,达成协议, 当事人调解协议内容,由法官代表国家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司法文书。法官必须练就过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精湛文字写作能力,主要条款必须明确没有歧义,速度必须快捷,文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408.html -
了解详情
违背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应确定为具有法律效力。 3、调解不能局限于庭审过程。根据现行民诉法的规定,调解虽然可以在诉讼的任何阶段进行,但并没有根据不同的 行为要么合法,要么违法,在合法与违法之间或之外不存在其他可能,也就不存在法院调解的余地;二是原告虽然可能有实体处分权,但国 家行政职权是法定职权不允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519.html -
了解详情
自行解除,然后再与他人登记结婚,这时的登记婚就是合法有效的婚姻,受法律保护。如果当时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认可事实婚并承认其效力,那么当事人之间存在的事实 感情(婚姻关系)是否已达破裂程度,如不能和好,只能判决或调解准予离婚。 (三)不是事实婚姻的同居关系如何解除? 1、2004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243.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调解、在庭审过程中可以进行调解,在二审中乃至在再审中也都可以进行调解,调解的开始,一般由当事人提出申请,法院也可以依职权主动提出建议,在征得 诉讼调解如果成功,其所形成的调解协议或调解书生效后与生效的判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诉讼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并签收了送达的调解书的,诉讼结束;具有给付内容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494.html -
了解详情
生活简单地观察一下就可使我们相信,除了由政权强加的法律规则外,还存在着某些法律规定、或至少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定。过去存在,正在仍然存在着一些并非总体社会 实施靠的是一种情感、良心的心理认同和价值利益取向的共同性以及社会舆论,重视运用调解的手段解决纠纷。 (三)民间法存在的价值与范围限定 在以成文法为主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210.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争议较大,双方抵触情绪激烈,矛盾一触即发,有时当事人纠集亲属、朋友几十人到法院助阵,在冲动之下极易产生打架、斗殴等暴力事件,给法官审理案件带来不必要的 无过错的一方给予适当让步,使其知道调解和判决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通过调解,虽然作出了一定的让步,但是说明了相对方有履行的诚意,缩短了解决纠纷的时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062.html -
了解详情
上看,审判监督程序是专为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生效裁判而设置的一种补救性的特殊程序,所以从事审判监督工作的法官的观念很容易卡在纠错上,从而淡化了 权益,调解协议就应当成立,案件的事实虽然是法官处理纠纷的依据,但实际上与调解的合法性,有效性并无必然联系,而且法院认定的法律事实与案件客观事实之间总是存在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932.html -
了解详情
;有的听证程序过于复杂,事无巨细,类似于庭审程序,甚至将已经过诉讼活动确认其效力的证据再次听证,混淆了听证程序和庭审程序。 (五)民事债权债务关系与国家 采用决定程序,制作决定书作为国家赔偿审理结果的法律文书,会阻碍法院将国家赔偿案件常规化、诉讼化的改革方向。国家赔偿的诉讼定位在世界多国已成共识,德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022.html -
了解详情
达成协议。且诉讼和解记入法院笔录即具有与判决同等的效力。在我国,民事调解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一种方式,因此,民事调解的运用必须服从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 作用不那么明显,或者能够为当事人已经提交的证据所替代的证据,法官则应当从严把握审查的尺度。 在被告知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之后,当事人仍逾期举证,且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601.html -
了解详情
主义,是指自信件、邮件、传真投寄到受送达人的指定邮箱或信箱或接受信息中端即产生送达的法律效力。到达主义是指信件、邮件必须到达受送达人才能 上诉期限从2010年6月2日计算。 2、判决书的效力开始发生。比如二审法院的判决书送达后,判决书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62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