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后工业社会则不仅表现为有和无的判断,更会表现为多种价值相冲突的情况下的利弊综合权衡问题。刑法原理大多创始于前现代的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初期,但社会不 的追尾事故受惊吓后死于心脏骤停。受惊后心脏骤停的危险虽是由于别人错误的、微不足道的开车性举动行为所致,但被害人心理上的损害并不是交通规则保护的对象,禁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15.html -
了解详情
是表面上符合或似乎符合也是错误的。 可见,如果依照正当防卫等排除犯罪性的行为不符合犯罪构成的认识,排除犯罪性行为应该置于犯罪构成之内进行研究,然而在我国传统刑法 欠缺。实际上这可以说是一种误解。在大陆法系的违法性和有责性两个层次的判断中,主要采用的是反面审查的方法,即如果行为或行为人具有违法性阻却事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074.html -
了解详情
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该法第54条规定,公务员对上级命令有进行审查并对错误的命令予以撤销或改正的建议权,这虽说是公务员自我保护的一个 责任。在德日刑法中,期待可能性的问题从来被认为是责任论领域的问题,只是在责任论中具体的地位存在不同的见解,也就是说,期待可能性有无的判断是在行为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24.html -
了解详情
对法律的适用之精细程度不同,对案件之价值的判断(以寻找和确定规范)事实上贯穿于刑事司法之全过程。犯罪论体系之建立,不仅仅是为法官或检察官提供法律检索工具, 下须专门通过违法性认识来解决)。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认为儿童杀人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生命权利,但我们却很难认同儿童的行为也具有刑法上之社会危害性刑法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84.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领域的意义关联的判断[1]。在刑法科学的理论体系中,刑法的概念不仅是其他一切概念的母体,而且是整个逻辑过程的起点和归宿。如果说在科学认识活动中,归纳 ,不以其为基础即便它被某些人认为是无知、迷信或错误的,那么刑法就必然成为智力寡头或政治寡头的工具。对于一个自由社会来说,无论是听命于智力寡头,还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40.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曹居齐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20]该判决书中判断是否属于肇事逃逸,并非看其肇事后有无报警行为,而是要求肇事者在发生交通事故 逃逸和逃逸致死。 第四,最高院将刑法第133条确定为一个统一的罪名是错误的,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客观事实上,逃逸行为人主观上对于逃逸行为都是故意,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231.html -
了解详情
或责任,是指对行为人进行归罪和非难的可能性。在犯罪论体系中,责任的判断是主观的、具体的、个别的判断。责任判断的要素是责任能力、故意或过失以及期待 的时刻。 我们认为,苏联刑法学者关于刑事责任的终结时间的认识是存在问题的,前科消灭或撤销说和刑满释放说将刑事责任与刑罚混为一谈,这是错误的。诚然,在一般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141.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实践中发挥着合理性的判断功能。作为规范性力量的事物性质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它可能立基于人们对构成某个特定社会形态之基础的基本必要条件或前提条件的认识。在这种情形中, 犯罪的。这两者都必须被证明是确凿无疑的。可以假定,一切犯罪都需要有两种成分身体的行动和精神状态;刑法上的解释是,推定犯罪必须有犯罪意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734.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实践中发挥着合理性的判断功能。作为规范性力量的事物性质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它可能立基于人们对构成某个特定社会形态之基础的基本必要条件或前提条件的认识。在这种情形中, 犯罪的。这两者都必须被证明是确凿无疑的。可以假定,一切犯罪都需要有两种成分身体的行动和精神状态;刑法上的解释是,推定犯罪必须有犯罪意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904.html -
了解详情
的界限,因此表现出悖论性:刑法不仅要面对犯罪人保护国家,也要面对检察官保护市民,成为公民反对司法专横和错误的大宪章。 [5] 刑法在规制黎民百姓、防范其 为限。在等价观念决定社会公正的判断标准的社会,报应代表了社会公正。正是报应的这种社会公正性使报应成为刑罚功利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突出地体现在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6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