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情节决定了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显然属于定罪情节的。另外,笔者认为在刑法总则中所规定的行为成立犯罪的构成要件中关于犯罪主体、客体、客观方面、主观方面 ,载《中国刑事法杂志》,1996年第3期。 ④ 陈兴良、莫开勤:《论量刑情节》,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⑤ 赵廷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31.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村(居)民委员会组成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下列行政管理工作时应以国家工作人员论,这些行政管理行为包括:1、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 利益。因为刑法对利益的性质未作界定。如果采用行为说那么会使为他人谋取合法利益也成为受贿罪的构成要件,使从事合法职务行为变成一个犯罪的构成要件,从而导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95.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团藤重光之所以提倡形式定型和形式判断,主要是日本刑法规定的构成要件自身的特殊性使然;犯罪定型作为一种类型,是向事实类型与法定类型互相开放的 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11}[德]亚图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M].吴从周译.台北: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 {12}[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658.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团藤重光之所以提倡形式定型和形式判断,主要是日本刑法规定的构成要件自身的特殊性使然;犯罪定型作为一种类型,是向事实类型与法定类型互相开放的 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11][德]亚图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M].吴从周译.台北: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 [12][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45.html -
了解详情
是为了保护生命健康之权益,在其构成要件的主客观条件方面与一般防卫权都有所区别。 随着犯罪人权保障观念的发展,加害与被加害的互动性、复合性成为逆防卫存在的实证依据 :《刑法的价值构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④熊向东:《也论刑法中的无限防卫权》,载《刑事法学》1999年版第4期; ⑤游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813.html -
了解详情
相关内容实际上被立法机关纳入到空白刑法规范之内。换言之,立法机关已经将某些行政犯罪的构成要件授权于行政刑法。 德国、日本刑法理论中认可并且立法中明确规定 《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9]参见万国海:《论刑法领域的非刑事法律适用问题》,《法学》2006年第11期。 [10]参见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862.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一直主张应将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明确规定为行贿罪的构成要件。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法分则修改的若干问题(草稿)》认为,鉴于目前社会风气败坏,不少 罪状改为叙明罪状,将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作为行贿罪的构成要件之一,从而把行为人为谋取正当利益的行为排除在行贿罪这一犯罪圈之外。之所以作出这样的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82.html -
了解详情
的相关内容实际上被立法机关纳入到空白刑法规范之内。换言之,立法机关已经将某些行政犯罪的构成要件授权于行政刑法。 德国、日本刑法理论中认可并且立法中明确规定空白 ,《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⑼参见万国海:《论刑法领域的非刑事法律适用问题》,《法学》2006年第11期。 ⑽参见刘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43.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一直主张应将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明确规定为行贿罪的构成要件。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法分则修改的若干问题(草稿)》认为,鉴于目前社会风气败坏,不少 罪状改为叙明罪状,将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作为行贿罪的构成要件之一,从而把行为人为谋取正当利益的行为排除在行贿罪这一犯罪圈之外。之所以作出这样的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38.html -
了解详情
方式排除犯罪成立的情形。它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刑法只规定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凡是不符合该构成要件成立条件的,即被排除犯罪性,不作为本罪处理。在我国刑法中 鲁东大学学报》2008年第25卷第2期,第82页。 ⑷郭晋涛:《论行贿罪中的为谋取不正当利益》[J],《中国刑事法杂志》总第38期,第33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2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