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者也仍然能够适用但书条款,对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作出实质判断,从而最终决定其是否构成犯罪。 值得注意的是,立法者在修正案中不仅没有对危险驾驶罪作出实害 酒标准,即血液山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无论行为人的具体情况如何,一律认定为醉酒状态。但从医学的角度而言,每个人对于酒精的承受程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4784.html -
了解详情
推知所应适用的具体权利规范,从而在分析民事法律关系时能够达到某种民事关系应当如何处理这一结果。 本文把以利益权利化-权利体系化-权利分析为核心的法律思维模式, 主观上认为其与自己的让步等值,则应解释为有让步的存在。此外,对是否构成让步,也应从当事人主观认知上加以判断,例如当事人抛弃一个客观上并不存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349.html -
了解详情
不在少数,对此应如何处理值得探讨。另外,由于本罪的实行行为包括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的内容,因此,被明示、暗示从事相关交易的对方是否构成本罪的共 犯罪的性质。比如,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6月30日《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不具有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090.html -
了解详情
同意的案件,最高裁判所认为,在被害人对身体伤害表示承诺的场合,这是否构成伤害罪,不能仅由是否存在承诺这一事实来决定,还应综合考虑取得上述承诺的动机、 判断模式中,像事例3那样,存在隐形的结果发生要因的场合,是否认定创出、实现了危险,这取决于如何设定判断基础。将烂醉如泥者横放在铁轨上,这种行为的危险性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23.html -
了解详情
2.国家工作人员与其家属的共同犯罪故意的认定 共同故意是构成共同犯罪的要件之一。在家庭成员参与受贿犯罪案件中,如何认定他们主观上的共同故意,是正确认定 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那么受贿人受贿后将财物退还行贿人,是否属于积极退赃? 对于受贿人受贿后又将财物退还行贿人的案件,不仅涉及到受贿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91.html -
了解详情
上具备骗取贷款的行为,又要求主观上具备非法占有诈骗贷款之目的,两者不可或缺。如何认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当前司法实际部门办理这类罪案的一个难点,也是 来作一下分析。第一种观点认为单位有贷款诈骗行为的,构成贷款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的法条竞合,事实上这种论点是否可以成立呢?笔者认为,持此种观点者并没有搞清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31.html -
了解详情
避险超过必要限度,过失造成不应有损害,因而构成犯罪的;(4)犯罪中止的;(5)犯罪后自首并有立功表现的;(6)被胁迫、被诱骗参加犯罪的;(7) 因素。悔罪是指罪犯在认识到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之后,自己对其做出否定评价。那么,如何认定罪犯的悔罪表现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认证:①坦白认罪。认罪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28.html -
了解详情
并由此使上述二重性关系发生形式和实质的偏离:实质上由劳动者、用人单位和竞争者三者构成的关系被简化为形式上的合同主体的关系劳动者和雇主关系;实质上的商业秘密 一般较难判断,推定的色彩浓厚,但在一些情况下,还是可以根据客观事实认定是否存在侵害的。其中之一就是发生在地域市场的竞争的可能性。假设一个就职于产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65.html -
了解详情
以非法占有目的。间接故意与过失不构成本罪。因此,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主观故意是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本罪的关键。这一问题的焦点是非法占有目的是 ;而在后来的刑事诉讼中,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犯有合同诈骗罪。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呢? 对此,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主张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通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58.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合一模式,即不明确区分定罪与量刑程序,而是在同一个程序中既解决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又解决有罪被告人的量刑问题。[3] 在我国的理论与实务 的法律意义。也唯有此,才能减少当事人对法官判决权威性、合理性的质疑。 结语 如何保障控辩双方参与量刑程序的有效性,保证被告人及其辩护人量刑辩护的充分性,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8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