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包括行为人交给别人使用的,这种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如何定性,主要有以下观点:一是认定为盗窃罪;二是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罪。认定为盗窃罪的理由如下:信用卡 行为属于行为人一体才合乎此款规定,盗窃信用卡行为人不仅有盗窃行为还要有进一步的使用行为,盗窃只是提供了一种冒用行为。所以认定为盗窃罪是不合适的,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1520.html -
了解详情
。 对同一宗毒品,被告人可能实施了两种以上犯罪行为,但相应证据只能认定其中一种行为,认定其他行为的证据不够充分的,如何定罪?《纪要》总结了司法实践中的经验做法 “明知他人实施毒品犯罪而为其居间介绍、代购代卖的,无论是否牟利,都应以其实施的毒品犯罪的共犯论处”。 盗窃、抢劫毒品的处罚问题。 《纪要》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064.html -
了解详情
制。 在州法律层面上,大部分州在其刑事立法中先后颁布了规制商业秘密盗窃行为的特定条款,或者将偷窃的定义拓展到窃取商业秘密[5]。按照保护客体和客观 应当进行规制。知不可(Know don't how)是相对于技术商业秘密中的知如何(Know how)来讲的,即知道某一方法不可行的及其原因。反转工程是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694.html -
了解详情
【出处】《北方法学》2012年第2期 【摘要】对盗窃在他人保管之下的本人财物行为如何定性,涉及财产罪保护法益范围、盗窃罪故意与非法占有目的内容以及《 罪的本质是要给他人的财产造成实际损失或有造成损失的紧迫可能性,否则不能认定财产罪。法律人按照刑法理论和刑法规范得出的结论无论多么符合逻辑,但如果与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606.html -
了解详情
【摘要】对盗窃在他人保管之下的本人财物行为如何定性,涉及财产罪保护法益范围、盗窃罪故意与非法占有目的内容以及《刑法》第91条第二款的理解等刑法理论 财产罪的本质是要给他人的财产造成实际损失或有造成损失的紧迫可能性,否则不能认定财产罪。法律人按照刑法理论和刑法规范得出的结论无论多么符合逻辑,但如果与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596.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适用竟然持完全不同的观点呢?在立法解释予以回避的前提下,实践中究竟应当如何正确认定上述案件的性质呢?学界认为,以上分歧是由于司法机关对刑法第17条第2 盗窃行为的刑事责任;反之,一个已满16周岁的人实施了同样的行为,则要同时追究盗窃行为和强奸行为的刑事责任,以盗窃罪和强奸罪实行数罪并罚;而如果是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340.html -
了解详情
,又多开处方将药品消耗掉,在这过程中收受医药产品销售方财物的行为,对于这种情况应如何认定?一般情况下,应该以该医务人员利用的是作为行政人员的管理职务 财物不一样,占有银行卡内的财物有个兑现过程,没有兑现很难说明占有,这个占有和盗窃后占有卡内财物是一样的。[9]不可否认,刑法解释应遵循协调统一的标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709.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使用因果性的范畴。因此,法益在因果上是不可能受侵害的;认为盗窃行为侵害了法所保护的所有(权)这种利益是重的误解,所有(权)这样 作出一种判断。由此可见,否认犯罪客体是犯罪构成的一个要件,并不影响对具体犯罪的司法认定。 四 我国刑法学界即使在犯罪客体肯定论那里,对于犯罪客体的解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097.html -
了解详情
;而如果仅以行为主观上的抢劫目标来认定抢劫数额巨大,则有主观归罪之嫌。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是我国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的基本原则,因此,在如何认定抢劫数额巨大时 ,即窃得数额较大的财物构成盗窃罪,而以数额巨大的财物或者国家珍贵文物等为盗窃目标,即使是未遂,也构成盗窃罪。但并不能由此推导出,以数额巨大的财物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278.html -
了解详情
活动、破坏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声誉的结果,即构成受贿罪的既遂。 其二,收受行为标准说或称贿赂取得标准说。此说主张应以受贿人是否收受到贿赂作为受贿罪既 所讲的犯罪对象的认识错误。对此不应影响其犯罪性质的认定。(3)认定受贿数额不能比照认定盗窃数额的一些规定来执行。(4)伪劣物品系中国刑法打击的对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0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