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模式更多的是认为犯罪行为侵犯了国家的利益,主要是以被告人为中心,而没有更多的考虑被害人的权益,而且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经常出现执行难的问题 。 【作者简介】 林文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专业方向:传媒与信息法专业法律硕士。 【注释】 [1]叶青,徐翀.《正义视角下的恢复性司法理念之检讨》.辽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003.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虽有所涉及,但过于原则,特别是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诉讼欺诈行为应承担何种民事法律责任、以何种方式承担责任、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减轻或免除责任、 张卫华.股东恶意诉讼的构成及其责任承担[J].中国律师,2003,(5). [6]徐力英.民事再审程序中设立第三人异议制度之构想[A].曹建明.程序公正与诉讼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53.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和机制直接冲突的。这方面一个较为典型的例证就是:某些生效民事裁判虽然在对事实的认定和(或)法律适用上存在不尽妥当之处,但这些裁判并没有危害国家、 原则与撤诉、调解、和解等直接体现了尊重当事人意愿的诉讼机制。 [5]李天锡:《浅析检验抗诉质量的标准》,载《人民检察》1998年第1期。 [6]王占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81.html -
了解详情
内容摘要:近来证券市场中的违法违纪行为频见报端,不少受到损失的投资者纷纷向法院递交了民事诉状,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尝试通过 起诉。 2001年9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向各级人民法院发出了关于暂不受理上市公司民事赔偿的通知。因此,2001年9月11日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696.html -
了解详情
服从多数的表决机制来得出正确意见。[45]鉴定人的确定决定着鉴定人出庭质证、鉴定人法律责任等一系列问题,不能用单位盖章来代替鉴定人签名。 (2)鉴定依据说明 鉴定 鉴定》载《南昌高专学报》2010年第4期。 [30]参见王太玉:《浅析民事案件中自行鉴定结论的证明价值》,载《金卡工程》2009年第10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126.html -
了解详情
重点涉执犯罪案件,由法院执行局统一把关 对被执行人启动刑罚程序既事关案件能否执行,法律尊严能否体现,又直接影响涉案嫌疑人的人身自由,因此,一定要慎而又慎。 申请复议。当事人构成涉执犯罪,首先其行为就违背了上述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也有权对其行为进行民事处罚。通过民事处罚及复议程序,法院完全可以查清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212.html -
了解详情
,在台湾地区司法实务中,已经出现了法院对同一内幕交易行为,认定被告无罪但是判决其民事赔偿责任成立的案件。[28] 我国不少学者也主张行政执法与刑事 实际情况出发,可以证明当事人直接知悉的环境证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法律法规规定、公司章程规定或者公司内部规则规定的当事人的职务与职责;(2)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50.html -
了解详情
,在台湾地区司法实务中,已经出现了法院对同一内幕交易行为,认定被告无罪但是判决其民事赔偿责任成立的案件。[28] 我国不少学者也主张行政执法与刑事 实际情况出发,可以证明当事人直接知悉的环境证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法律法规规定、公司章程规定或者公司内部规则规定的当事人的职务与职责;(2)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26.html -
了解详情
有助于被参加人胜诉的必要的诉讼行为。法院不得对辅助参加人与被参加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予以审查,不能直接判决辅助参加人承担民事责任。法院的判决对辅助 之间又形成一层新的诉讼,该第三人由此而成为被告的被告,在法律上被称为“第三方被告”(Third-Party-defendant,简称TPD)。4在第三人被引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891.html -
了解详情
、人身权受到侵犯时,越来越多的人们拿起法律武器,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对于侵犯自然人的人身权的民事侵权行为,《民法通则》第120条、最高人民法院的 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对受害人的这一权利切实加以保障。 参考文献:①参见熊健奎浅析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的特点《当代法学》2003年第9期P156②参见国际人权法教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6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