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的案件。由于在法律上,精神病人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对于精神病人能否提起离婚之诉,婚姻法并未明确规定。 1997年,最高人民法院应 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㈠重婚的;㈡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㈢实施家庭暴力的;㈣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该法条确立的离婚损害制度为配偶权被侵害方提供了较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445.html -
了解详情
实行计划生育。第二,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 只能由公民本人行使,不得转让、继承,当然也无法转让和继承。公民有权决定自己与他人结婚或不结婚,任何人都不得妨碍公民行使这项权利。当然,父母、兄弟姐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70.html -
了解详情
登记机关查明后即可发给离婚证。 但是另一方坚决想离婚,一方如果又坚决不同意的,那就只能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起诉时,原告要注意以下事项,否则法院不 。 3一方出轨能否直接判决离婚? 《婚姻法》中准予离婚的条件是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那么如果一方只是出轨而没有与他人同居,能不能作为感情破裂的依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6161.html -
了解详情
的程度也不同。例如,过错方肆无忌惮的重婚、与他人同居或经常通奸,屡次劝诫却不思悔改,甚至因婚外恋情采用更加直接、暴力的方式虐待、遗弃受害人,给受害人 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0381.html -
了解详情
违反了《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根据该条的规定,妨害婚姻家庭关系的违法行为包括: (1)重婚; (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3)实施家庭暴力的; ,都不构成离婚损害赔偿。 三、离婚造成了当事人的损害 损害事实是构成损害赔偿的要件之一。如果没有财产的或人身的损害,也就失去了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前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882.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是指公民或者法人违反法定义务、违反法律所禁止而实施的作为或不作为。违法行为作为构成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要件之一,其主要特征是违法性,表现在离婚案件中, 即为有违法性存在,主要指: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的违法行为。2.有损害事实“损害事实是指一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1677.html -
了解详情
结合。所谓法定财产制即依法律规定而直接适用的夫妻财产制。具体说来是指夫妻在婚前或婚后没有对其选择适用的夫妻财产制进行约定或有约定但约定无效时,依照法律规定而直接 过错导致离婚。并且该过错范围是以下四类:(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立法如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846.html -
了解详情
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对 于这一条的规定, 言喻。但走上法庭,并非意味着就一定能够离婚,实际生活中相当数量的夫妻在第一 次诉讼离婚中以调解和好或被判决驳回诉讼请求而告终。这样,诉讼离婚后,双方仍然要生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175.html -
了解详情
10.6%;2007年占12.4%;2008年占10.8%。审理过程中,查明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有重婚行为,而其本人却并不认为自己已违法犯罪。 二、离婚产生的 作为定案证据。 其次,适当扩宽对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解释。婚姻关系不是单纯的财产关系、契约关系,而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关系或伦理关系。夫妻关系中一方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971.html -
了解详情
婚姻关系的配偶,也不存在离婚损害赔偿问题。如婚姻关系被确认无效或撤销,其同居期间一方造成另一方损害的(如暴力致人伤害),则应按一般侵权损害赔偿处理。对于 形式很广,可以包括一切作为和不作为。而离婚侵权行为是特定的,即只有: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四种法定侵权行为。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7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