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 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二)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284.html -
了解详情
》(以下简称《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第9条第2项规定,致人死亡的,精神损害抚慰金为死亡赔偿金。第10条第1款规定,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 的简化。它改变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不分侵权的具体情况、无论主观故意如何均按照同样固定赔偿的计算方法。既然是精神损害赔偿,只能是参照一些因素来酌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915.html -
了解详情
审法院没有判定邓玉娇的防卫过当行为构成过失伤害罪或过失致人死亡犯罪,而是判定其防卫过当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显然其理据与通说不符。当然, 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855.html -
了解详情
。在本例中,甲的行为与死亡结果构成一种中止关系,与乙的重伤构成既遂关系,实践中一般按想象竞合以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加以处罚。这一方面当然是刑法 辨别能力者,而在许多日本学者眼里诸如利用非行为的他人身体活动、利用缺乏犯罪构成要件故意的他人的行为以及利用实施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的被利用者等,都被视为间接正犯。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425.html -
了解详情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我国中小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1.6万人以上,即平均每天有40多人死亡。在校学生致人伤害的案件也屡屡发生,因这些伤害事故及 在校园伤害事故中承担民事责任的一般归责原则。过错又分为故意与过失两种形式,其中故意是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不良后果,但仍希望或放任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373.html -
了解详情
错误,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防危险物质罪 也可能具有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律精神、培养法律意识的功能。建议我们的影视作品创作人不要采取随意粗略的态度,避免可能的误导和消极影响。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是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409.html -
了解详情
审法院没有判定邓玉娇的防卫过当行为构成过失伤害罪或过失致人死亡犯罪,而是判定其防卫过当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显然其理据与通说不符。当然,所谓 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564.html -
了解详情
其主要理由是:叶永朝主观上存在斗殴的故意,客观上有斗殴的准备,其实施行为时持放任的态度,其行为造成二人死亡的严重后果。叶永朝的犯罪行为在起因、 的规定。 叶永朝在防卫行为开始前和开始防卫后,身受犯罪分子凶伤害致伤轻,能否认定王为友等人的行为系“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首先,法律并未规定特殊防卫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66.html -
了解详情
故意伤害犯罪”[3],第四种理解为“使用凶器的暴力行凶”[4],还有的理解为是“伤害和杀人”等………。“行凶”不是法律术语,法律没有对“行凶”的含义明确地作出规定, 人,应当负刑事责任”,那刑法第20条第3款为啥不直接用“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又有特殊防卫权的防卫对象是针对明示暴力的犯罪行为,虽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59.html -
了解详情
的主体,难以实现罪刑相适应。{3}2003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承担刑事责任范围有关问题的答复》中肯定了此种观点。该《答复》第二条规定: 上并不会存在较大差距;最后,该解释只肯定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的情形定故意伤害或杀人罪,排除了轻伤害的情形。而同样情况下,成年人只要实施暴力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925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