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述的就是事实,还需要一定的证据加以证明。这样才能做到客观公正,符合法律的程序正义。 不过,我们还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加害人认罪虽然是刑事和解的 权益的自由合法处置一种基于道德义务的赠与合同行为,且一经达成协议,无论是否已经交付,均不得主张撤销或者拒绝交付。[53]根据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2002年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798.html -
了解详情
此,我们可知应否适用诚实信用原则以排除后行的矛盾主张,与后行的矛盾主张是否符合客观真实无关。但是,如果民事诉讼的理念是固执地追求客观真实,那么当后行 :200。 {6}李祖军.民事诉讼目的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213-21。 {7}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增补本)(M).王亚新、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69.html -
了解详情
书证。书面证言根本不能够满足证人证言的程序规则要求,也不符合证人证言的本质特征,因而不是适格的证人证言。不管是否能够证明确有困难不能出庭,都不 如,《德国民事诉讼法》第427规定,如果对方当事人不服从文书提出的命令,或者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法院相信对方当事人持有举证方当事人主张的书证,就可以把举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52.html -
了解详情
书证。书面证言根本不能够满足证人证言的程序规则要求,也不符合证人证言的本质特征,因而不是适格的证人证言。不管是否能够证明确有困难不能出庭,都不 如,《德国民事诉讼法》第427规定,如果对方当事人不服从文书提出的命令,或者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法院相信对方当事人持有举证方当事人主张的书证,就可以把举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51.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和解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刑事政策的要求,不得违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三是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是否明确表示 建议公安机关尽快移送审查起诉,确保犯罪嫌疑人获得从快审判的权利。 其次,经和解程序,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未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协议未实际履行又未提供为履行协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33.html -
了解详情
方面与其所代表的成员不一致的话,就难以保证那些并不出席庭审的当事人获得正当程序保护;[2]第二,代表人和集团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必须与集团诉讼请求有直接关系 ,他们将集团代表和成员之间是否存在共同争点这样的实质性问题作为判断代表人是否适格的标准。美国集团诉讼则以代表人请求是否符合典型性要求为标准,亦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73.html -
了解详情
冲突作出终局判断。具体而言,可以由法官判断政府的实际行动是否符合公共使用的目的。经过严格的协商程序,司法对公共利益的认定结果,政府应当尊重;相反地 20/2081831.pdf,访问日期:2008年7月3日。 [31]参见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68.html -
了解详情
,也可自行决定适用拘留。在此,虽然法律规定了侦查必要或有迹象推定某人犯罪等限制性条件,但案件和犯罪嫌疑人的状况是否符合这些条件,完全由侦查人员自行判断。[21] [美]米尔伊安R达玛什卡:《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比较视野中的法律程序》,郑戈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3页。我国的刑事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62.html -
了解详情
拆迁条例》作为行政法规,在没有法律依据之下,《拆迁条例》的规定就存在违法、违宪的可能。 进一步讲,作为普通公民的房屋是否符合强制拆迁条件,是以城市 。国务院提请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草案)》稿,并没有对现有程序作出根本性的改动,并进一步授权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总体规划,并经镇人民代表大会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411.html -
了解详情
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获取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而后者则是指取证不符合法律对此类证据的基本要求,即作为该证据的基本要素欠缺,因此不具备证据 手段于刑事司法活动中,但美国法院一般认为,警察以不诚实方法取得的被告自白是否具有证据能力,取决于该自白有无任意性(voluntariness),而有无任意性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7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