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判处死刑的案件的核准权,本院依法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和解放军军事法院行使。1991年6月6日和1993年8月 18日,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又 ,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4 )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第二审人民法院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有《刑事诉讼法》第191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2.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后,案件已进入实质性的审理阶段,有些案件按第一审程序再审,有的依第二审程序再审。提起再审的主体在法院尚未作出判决、裁定之前,能否享有撤诉权?在 享有撒诉权,只要撤诉是当事人自愿,且不违背法律禁止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法院应该准许。具体地说,参照一审程序的再审,只要符合上述条件,不管原审裁判是否有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52.html -
了解详情
呈递增趋势,使许多案件一审流于形式,据中国年鉴有关资料显示,1996年,全国法院共审理一审民事经济案件4613188件,上诉的为24503件,占一审案件总数的 上诉,这完全是上诉人的权利,既然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后,当事人已经接受判决其中的某些部分而不再提起上诉,第二审人民法院也就没有必要依职权再去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37.html -
了解详情
人,选择最后一个回答的则有15人。D中院的9份问卷中选择上述第一项回答的5人,选择第二和第三项的分别有2人。估计C中院法官的意识分布很有可能 与基层法院的区别,一位学者主张可以把我国基层法院改造为简易法院,以中级法院作为普通案件的初审法院和简易案件的上诉审法院。参见,章武生,2002年,204页。此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55.html -
了解详情
,严格了审判期限,以保证审判的公正性。(1)原刑事诉讼法第125条规定,第一审程序的审判期限是“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内宣判,至迟 改正。即使由于违犯法律,作了错误的裁判,人民检察院还可以依法提出抗诉,按照第二审程序加以纠正。由此可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的性质,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63.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官和审判官都是司法官,检察官俗称“站着的法官”或“立席司法官”,因为他们在法院开庭发言立而不坐,而审判官俗称“坐着的法官”或“坐席法官”。检察官的客观公正 的统一性,但在实践中越来越暴露出明显的弊端:第一,审而不定、定而不审,违背司法活动的规律。第二,造成承办人员对领导的依赖,不利于发挥检察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30.html -
了解详情
,决定救济的管辖权应授予通常有权裁决第一审案件的法院,个别国家也作了如此规定,如希腊、波兰、奥地利等。有些国家的国内法允许当事人向审级更高的法院提出。 的可操作性,但在没有一部国际公约来认可这种方法之前,仍然只限于一种学术探讨。第二,已撤销了的裁决在其它国家仍然能得到承认和执行,那么,还有什么必要保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38.html -
了解详情
越来越发挥无可代替的作用,但由于我国曾经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制度以及对法治的相对忽视,法院调解制度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计划经济的烙印,具有强烈的职权主义特点。随着审判 适用范围的案件后,如果是第一类案件则直接进入调解程序;对第二类案件依职权询问当事人是否愿意进行调解,即赋予其调审自由选择权。如果经询问后双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84.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与人治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它至少包括这样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第一,法律是至高无上的;第二,法律支配权力。从法律实施层面上分析,这两个特征构成了司法 相对的。根据现有的统计资料,笔者打算从一审案件的上诉情况和上诉审法院对上诉案件的审理情况,法院审理案件的数量和周期以及法官的整体素质等三个方面对我国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09.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法官的任命设置了国民审查制度,根据1947年《最高法院法官国民审查法》第二条规定,每名法官在被任命后第一次进行的众议员选举时,接受国民审查。所谓国民 书面审与开庭审等方面的区分。从一般诉讼原理及司法技术理性出发,上诉审首先应当是法律审,正如有学者指出,“上诉应当优先针对法律问题的观点已有长期的历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7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