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这涉及到合同的效力(有效、无效)制度。我国合同法上关于合同效力共有四种情形:合同有效、合同效力未定、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无效。其中,有效 只有在条件成就、期限到来,即合同生效后,它们才变为一种现实性。”5同时,合同生效也意味着债权人有权受领,我国《合同法》第71条第1款规定:“债权人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77.html -
了解详情
种除外情形:一是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二是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三是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在这三种情形下,可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合同法律制度,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著名合同法学者,前耶鲁大学法学教授,前美国法学会合同法特别顾问科宾,在其合同法经典巨著《科宾论合同》的开篇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20.html -
了解详情
以代位权(第73条)和撤销权(第74条)。很显然,这些制度都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为宗旨。然而,合同毕竟是双方的交易行为,单有债务人的履行行为 书局1985年版,第812页。)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这是因为:首先,在不动产交付的场合,如果允许债务人抛弃占有而免除债务,这必然会使不动产处于无人看管、利用的状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33.html -
了解详情
保护的利益不同。缔约过失责任制度在制度设立上最初就是为了保护缔约双方从开始接触、磋商到合同不能成立、合同无效、合同被撤销时双方之间为此而形成一种特殊 「22」合同生效后,对于债务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而使得债权人的履行利益得不到实现时,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债务人对此应承担违约责任。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29.html -
了解详情
等原因使其履行能力增强,从而具备了履行保证债务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则显然违背保证制度的宗旨,不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如果认为是指后者,那么就只能认为在承担 》第6条第1款规定:“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该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93.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的追认权则是所有权处分权能的表现,债权人行使的选择权、撤销权、解除权或终止权都是基于其债权人地位而产生的特殊权能而已。通过对支配权、请求权、 期间既非除斥期间,亦非诉讼时效。借鉴德国法上的“权利失效”制度(Verwirkung),可以将该期间定性为权利的存续期,超过此期间权利即告失效。权利失效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64.html -
了解详情
经营活动不规范,有的因经营亏损而自行歇业,有的因为违法而被撤销,它们中有很多企业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很少,让当事人通过破产程序来分配被执行人财产,往往被执行人 》的这一修改更有利于参与分配制度的实施,体现出执行工作的效率原则,能够使债权人的经济权益尽早得以实现。在执行实务中常有这种情况,某一尚未审结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69.html -
了解详情
人以上;(2)给付基于同一发生原因;(3)债的标的可分;(4)数个债权人的债权份额或者数个债务人的债务份额,在债成立时就已经确定。[20]2.作为共同 页。[15]张维迎、邓峰:《信息、激励与连带责任-对中国古代连坐、保甲制度的法和经济学解释》,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16]张新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50.html -
了解详情
所有的权利人应一视同仁,笔者实不知为何要偏爱物权人而鄙视债权人?其次,正常的法律逻辑思维方式应以时效制度的价值为思考之出发点并诉诸利益衡量方法判定诉讼时效之 权,不应适用诉讼时效而应适用除斥期间。这些权利主要有:1.股东会决议的撤销请求权;2.买受人价金减少请求权;3.契约解除请求权;4.共有物分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36.html -
了解详情
保护的利益不同。缔约过失责任制度在制度设立上最初就是为了保护缔约双方从开始接触、磋商到合同不能成立、合同无效、合同被撤销时双方之间为此而形成一种 的利益。合同生效后,对于债务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而使得债权人的履行利益得不到实现时,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债务人对此应承担违约责任。 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32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