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程序公正),它要求通过刑事诉讼程序的动作产生一种法律事实,法官依此事实并依据实体法和道德的标准维护当事人应得或不应失的利益,不允许当事人权利滥用,更不 的质量与效率两项价值要求的矛盾,做到法律与事实的最好衔接,做到定纷止争与社会利益的最合理的平衡。程序正义又以过程的正当性为眼点,强调诉讼过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975.html -
了解详情
网络社会发展和规范网民的行为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将其视为法律是不可取的。原因在于, 一方面, 网络空间中的道德准则和价值标准成熟性和稳定性不足, 互联网 去寻求管辖权。如果犯罪人已经在犯罪地被起诉, 并进入司法程序, 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被引渡的, 出于对被侵害国的尊重, 犯罪地的法院需要参照被侵害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741.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程序的时空要素来指引人们的法律行为按照一定的指向和标准在时间上得以延续,在空间上得以进行。其次,程序的形式性使程序具有稳定性。由于同一实质问题可以采取不同 改革论纲》,《中国法学》2008年第3期。 [14]参见陈瑞华:《论量刑程序的独立性》,《中国法学》2009年第1期,蒋惠岭:《构建我国相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701.html -
了解详情
任何约束,错误鉴定导致错案也就不足为奇。法律之所以规定侦查机关应当将用作证据的鉴定结论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旨在通过诉讼程序的约束来保证其办案质量,并通过告知 产生疑问,更对作为诉讼活动规则基石的诉讼程序的正当性产生怀疑,影响了公众对司法机关的信任以及侦查机关在公众中的形象。 (四)侦查机关内设鉴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009.html -
了解详情
纷争和社会政策时,惟有立法机关具有作出决策的正当性和权威性。法院的任务是严格适用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不得僭越立法机关的权限而进行司法立法,立法机关对司法权 与责任的严重错位,对民事诉讼基本价值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其程序制度的正当性、合理性也引起了部分民事诉讼法学者的质疑。黄国昌博士认为,这种不当的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783.html -
了解详情
的管束之中。但严格审查标准并非可以泛化使用,它包含两个最主要的要素是:一方面,要求政府能够说明其主张的正当理由和立法者所选择的相应促进手段间的紧密关联 其民主正当性仅源于宪法,并由其所执行之法律予以补充,其所特殊具有之独立性可以作为民主正当性以外之补充的正当性基础。 [24] 桑斯坦教授明确得区别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294.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负举证责任。由于《条例》规定了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正当性理由制度,所以笔者认为,如果政府信息案件进入司法程序,那么必然要求行政机关(被告)对所作出的 行政机关不公开政府信息需要正当性理由和合法根据制度在行政诉讼程序中的延伸和表现。这一事实说明,行政机关限制(知情)权利,必须有法律根据和法定权力,必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82.html -
了解详情
做出劳动教养决定时就不可能在申请者和被审批人员之间保持中立,程序正义也就不可能存在。作为法律程序的设计必须遵循两项自然主义,即任何人不得为自己案件的 的理论支撑从现行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分析,劳动教养立法必须首先解决的理论问题包括:劳动教养的正当性、合理性和合法化问题,法治化问题,公民权利与政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588.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定,构成侵犯商业秘密必须同时具备3个条件:一是权利人合法掌握一项符合法律条件的商业秘密;二是行为人实施了获取、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该项商业秘密的行为; 的角度看,可以认为被申请人以不正当手段获取申请人商业秘密的可能性已经达到了高度概然性,即达到了法定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因此,这种推定具有客观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131.html -
了解详情
中,结果是否公正并无客观度量的标准,故此,法律为法院设置了最为苛刻的程序规则,将诉讼程序的正当性建立在程序正义之上,以程序规则排除法官恣意妄为的可能性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页41-59。 [16] 蒋惠岭,论法官角色的转变。载《人民司法》,1999年第2期。 [17] 佟季、王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8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