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行为没有使社会对其承担的角色感到失望,即使他的行为是某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原因(条件),其行为也不具有构成要件符合性,不成立犯罪。而一个刑法保障其 的蘑菇。因此,那个学生端盘子的行为虽然最终与客人的死亡结果有着因果关系,但并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最多只能承担不予救助罪的刑事责任(德国刑法第32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241.html -
了解详情
的体质等等,这些都是满足因果现实的条件,其中某项条件不满足,都有可能阻碍因果的实现。其二,我们必须查明人的行为与死亡事件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不是必然的 大腿实施了截肢。在本例中,甲的行为与死亡结果构成一种中止关系,与乙的重伤构成既遂关系,实践中一般按想象竞合以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加以处罚。这一方面当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425.html -
了解详情
了可以预见的醉态时,被告的行为就是不正当的,不能以其陷入醉态为抗辩事由;第三,事实错误或法律错误。只有事实错误在否定犯罪构成所需心理要件时,才可以 人,在醉酒前应当预见到或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再次,《规约》规定只要行为人的认识错误阻却了故意,就完全排除了行为人刑事责任的存在。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724.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损失也承担任何责任,怎能期待一般公民误收伪币后不故意使用呢?就故意使用的行为而言,这既涉及到行为人的法制意识,也涉及到其承担意外经济损失的能力。 、儿童罪”的罪状一样,极易使人认为“收买”行为成为构成强奸罪、虐待罪、伤害罪、非法拘禁罪的构成要件。然而,立法的意图却在于:收买后又实施强奸、拘禁、伤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61.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所需要的心理状态。在香港刑法中,要求具有特定故意的犯罪包括谋杀、故意伤害、盗窃、抢劫、入室犯法、处理赃物、伪造文件、非礼等犯罪。[4]可见,香港刑法理论中 ,但行为被认为不可谴责者,不构成犯罪,也无需处罚;二是对行为的违法性没有认识,但行为被认为是可以谴责行为人的,则构成故意犯罪,但在处罚上得特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29.html -
了解详情
比如一个犯故意伤害罪或盗窃罪的犯罪分子被判处无期徒刑,按第57条规定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但是如按“等”字表示列举穷尽的观点,依据第56条,就不可以 要回答此问题,须从立法语言学入手。立法语言学认为:“立法语言所表述的法律和法规是调整全社会的行为规范,因此,不仅需要准确、具体,同时还要求周密、完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83.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都认为是犯罪。情节显然轻微并且缺乏危害结果,因而不能认为对社会有危险性的行为, 不认为犯罪”。1954年10月,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法律 一系列刑法基本理论问题,同时也涉及到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强奸妇女罪和奸淫幼女罪、抢劫罪、流氓罪等具体罪名的刑法适用问题。 4、围绕经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01.html -
了解详情
非法集资活动。因此,即使某非法集资活动表面上看起来符合了刑法上规定的某个犯罪的构成要件,但是如果该行为一旦具备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就可能不以原来的罪名 形势,有针对性地成立工作小组,严厉打击此类经济犯罪及其次生的暴力讨债、非法拘禁、故意伤害等犯罪行为,并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做好社会方面的安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8716.html -
了解详情
阻却责任的性质,自然不能独立成罪。 新刑法典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 为行为这一范式也正表明该行为是有目的的行为。这样,法律规范就排除了间接故意构成本罪的可能性,而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 2.刑法典规定行为人要具有特定的明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4949.html -
了解详情
主体。至于14周岁以上16周岁以下的人能否成为本罪主体,刑法第17条第2 款已将其负刑事责任的范围明确规定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 知道,其主观上没有故意,当然不构成该罪。但是,如果在成为该组织成员以后知道了该组织的真正面目而继续参加不退出并进而实施组织、领导行为的,这并不是什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409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