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理部分直接援引指导性案例。虽然指导性案例不能作为法官裁判的依据,但是可以在判决书说理部分来加以使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指导性案例可以成为说理的理由。 参照的,法官应当进行充分的说理论证,提出能够令人信服的理由。[28]否则,二审法院应当予以改判。 在我国成文法背景下,建立案例指导制度是一项社会主义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555.html -
了解详情
违反民事诉讼义务规范的行为予以程序制裁或强制措施、民事赔偿或国家赔偿、甚至刑事惩罚是古今中外世界各国的通常作法,也是完善我国民事诉讼法应当借鉴、发扬的 民事诉讼法,在提交答辩状期间之后才提出管辖权异议,或在一审判决书送达次日起十五日以后才提出上诉状或在判决书发生法律效力两年后才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等,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290.html -
了解详情
一种矫正的平衡,现代社会继一审程序对被告人适用无罪推定原则之后,在二审程序对刑事被告人的又一项特殊保护制度。而在民事上诉过程中并不存在对上诉人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47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即当事人虽然在第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12.html -
了解详情
40%的民事责任,赔偿王老太108606.34元,其中包括残疾赔偿金87454.8元。 判决书一经曝光,公众评说不一,认为“葫芦官判了葫芦案”。其中,一个“必然”、 ’的关键还是要依靠媒体的自律。”王立华表示。 8月22日,该案二审开庭,法官询问了双方当事人事实情况后宣布休庭,将择日开庭,由双方提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578.html -
了解详情
的当事人、法定代理人的虚假陈述成了判决的证据。 8、作为判决基础的民事、刑事判决以及其他裁判或行政处分被以后的裁判或行政处分变更; 9、对判决有影响的重要 ,第二审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提出的新证据对案件改判或者发回重审的,应当在判决书或者裁定书中写明对新证据的确认,不应当认为是第一审裁判的错误。依据同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74.html -
了解详情
字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34条第2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63条第2款,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审经济纠纷案件适用普通程序审理 将此事向审判庭内全体列席人宣布。第190条犤宣布判决犦规定:审判组织在判决书上签字之后回到审判庭,审判长或人民陪审员在庭上宣布法院判决。然后由审判长说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122.html -
了解详情
对外效力,最终确定诉讼结果的应当是不起诉决定书、撤案决定书或再行起诉后的法院判决书。 (三)撤回起诉的适用危机 源于立法的缺失、司法解释的不全面和不 都可以提出上诉,引起二审重新审理的法定程序。[9]其次,被告人有权申请国家赔偿。被告人可以根据《国家赔偿法》和《关于刑事赔偿和非刑事司法赔偿案件立案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82.html -
了解详情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制度的决定》,该《决定》赋予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民事案件的原告或者被告、行政案件的原告选择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的 胜诉率问题在广东汕头市、山东临沂市对四个基层法院进行了抽样调查,在抽取的178份判决书中,原告完全胜诉的150件,占84.3%,部分胜诉的16件,占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58.html -
了解详情
2008年人均结案277.6件,平均0.79天就要结案1件。这是包括民商事、刑事和行政案件在内的统计数据,而民商事案件发案最多,如果按民商事案件统计, ,笔者代为送达后才发现错字,但上诉人的代理人就是不肯更换二审判决书,还扬言要上网讨说法,硬是吓得二审主办法官一身冷汗。可见有些当事人对以判压调的方法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641.html -
了解详情
的具体问题,特别是从1999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的刑事法律文书样式中要求将刑期的起止时间写入判决书这一规定的出现,使对判决确定之日的理解这一看似 ,判决生效之日的确定也十分不便。因为有的案件是一审未上诉抗诉生效,有的案件是二审终审生效,而负责交付考察机关考察的只能是一审法院,如有缓刑撤销等法定情形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52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