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这当然可以被视为《罗马规约》的突出特征之一。[55]他还指出,在赔偿问题上,《罗马规约》更加倾向被害人的权利。对被害人进行一定数额的金钱补偿, 1999年《青少年司法法案》、1999年《刑事案件证据法案》等新举措是:允许垂帘作证;声像作证;闭路电视作证;清理法庭走廊;录像质证;代理人与法庭和被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59.html -
了解详情
损害赔偿,而因犯罪行为受到损害却不能得到精神赔偿。这不仅不利于维护被害人的权益,也使国家法律及司法解释相互抵触,有损于国家法治的内在统一。 第五 与公法的双重属性,实现各方当事人利益平衡。附带民事诉讼是利用刑事诉讼程序一并解决与定罪量刑直接有关的损害赔偿问题,它不同于一般民事诉讼的地方在于,它不是依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58.html -
了解详情
之间互相矛盾的问题。为此,现代法治国家普遍确立了疑义有利于被告人原则和疑罪从无原则。对于案件证据之间互相矛盾的情况下,应当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解释,即罪 和程序权利。 (六)刑事司法冤狱赔偿。刑事审判是对已经发生的刑事犯罪的再认识、再反映。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滞后性以及刑事案件自身的复杂性等多种原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41.html -
了解详情
真相。所谓如实回答,就是要求嫌疑人、被告人按照客观事实的原貌,如实陈述案件事实。如实回答问题的要求,使得被告人陈述的真实性受到了强调,其证据来源的属性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嫌疑人拒不如实供述的法律后果就是刑讯逼供。无论是刑事诉讼法还是司法解释,都明确禁止侦查人员采取刑讯逼供、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手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84.html -
了解详情
不愿适用简易程序。其次,有些案件,特别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由于外地人较多,当事人双方在20天之内往往难以就赔偿问题迅速达成协议,审判人员担心案件 有关数量、手段等个别情节予以辩解、否认的,办案人员可向其说明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或者通过宣读证据向被告人进行说明,如果被告人转变了看法,并同意适用简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19.html -
了解详情
许多地方检察机关在办理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方面至今仍处于空白。笔者以为,这是以下几方面缘由造成的: (一)刑事司法解释与刑事法律的冲突 由于立法粗疏,司法机关为便于实践操作,不得不对附带民事诉讼的相关问题进行司法解释,然而,这种靠司法解释来填补法律适用的困惑,解决操作上的难堪,导致了民刑立法之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57.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修改后的《婚姻法》明文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行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一)》,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802.html -
了解详情
进入诉讼证明的轨道。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三条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也作出了类似的规定。最后,从法官的判断上看,法官对于案件的判断是基于质证后 何家弘:《刑事证据制度改革与司法理念的转变》,www.chinaweblaw.com. 12、马骏驹、聂德宗:《当前我国司法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www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562.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二)被告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与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三)影响被告人定罪的身份情况;(四)被告人有 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为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根据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结合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808.html -
了解详情
撤回起诉并没有刑事诉讼法上的依据,仅有司法解释上的依据,在实践操作中又存在着诸多缺陷,因此,有必要对公诉案件撤回起诉的法理与实践问题作一厘清 撤回起诉权的现象十分普遍,如检察机关为了避免法院作出无罪判决,也为了防止承担国家赔偿责任和检察官承担错案追究责任,会尽力促使法院作出有罪判决,而在无法达到这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