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这与单纯行为犯相比,被称为结果犯)不同。[17](40)运用日本刑法理论中以因果关系所作的分类,可以说明行为犯的未遂问题。 首先,我国刑法 (第四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12][日]山口厚.危险犯的研究[M].东京:东京大学出版社,1982. [13]张明楷.未遂犯论[M].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23.html -
了解详情
检测手段,假药与危害人体健康的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难以完全查明,也在实践中减弱了对生产、销售假药行为的打击力度。由于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 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分别由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制定。这些标准中,有的是强制性标准,有的是推荐性标准。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食品安全法,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58.html -
了解详情
如此作为。[50] 然而,到了19世纪,由于法律实证主义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法律实证主义要求在刑法中严格确立罪行法定原则,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罚、法无 。尽管作为法国侵权行为法理论的核心概念,faute与因果关系、损害共同组成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但是,民法典中却并没有关于faute的明确定义,因此争议非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392.html -
了解详情
检测手段,假药与危害人体健康的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难以完全查明,也在实践中减弱了对生产、销售假药行为的打击力度。由于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 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分别由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制定。这些标准中,有的是强制性标准,有的是推荐性标准。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食品安全法,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08.html -
了解详情
),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犯罪。参见刘咏、王雪琪:《论刑法的谦抑性》,载《中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第8页。)倾向,行政权 降低(这种要求降低体现在立法和司法方面。前者如共同危险行为下的因果关系推定、证券侵权上所谓的市场欺诈理论(因果关系推定);后者则主要是本节着重探讨的各种因果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734.html -
了解详情
等价值性?第三、等价值究竟应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哪一个阶段判断?[14]我国刑法与德日有别,对犯罪的认定,采取的不是德日三段论犯罪体系,因此,日高教授 违反了法律的规定,与妻子死亡具有的是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既然在不作为犯中,法益侵害结果的实现具有多重因果关系,那么,如果单从作为义务人或作为义务方面去寻求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350.html -
了解详情
等价值性?第三、等价值究竟应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哪一个阶段判断?[14]我国刑法与德日有别,对犯罪的认定,采取的不是德日三段论犯罪体系,因此,日高教授 违反了法律的规定,与妻子死亡具有的是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既然在不作为犯中,法益侵害结果的实现具有多重因果关系,那么,如果单从作为义务人或作为义务方面去寻求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853.html -
了解详情
的常识,变得越来越难懂。刑法中的很多判断,取决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观念或习惯性思维。弗莱彻指出:在因果关系的感知过程中要注入习俗所具有的 学的想象力与前景[J].政法论坛,2006,(5). [7]许玉秀.当代刑法思潮[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 [8)[德]赫费.文化际的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86.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和争议不断。笔者认为,本罪的突破点在于确定逃逸的规范目的和内涵。 (一)研究逃逸的重要性以逃逸为突破口 我国刑法中的交通肇事罪在条文结构设置上具有特殊性 新的主观罪过。虽然从自然因果关系上看确实是一个因果流程,但是当先前行为完成后,任由该因果流程继续发展是被刑法禁止的。这种禁止不单单是对先前造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04.html -
了解详情
提起民事诉讼为手段,在民事诉讼中使用虚假证据欺骗法院,使法院作出错误判决从而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18]这是在刑法语境下对诉讼诈骗所作的 关系与一般侵权行为相比有何特殊性,诉讼欺诈侵权责任的因果关系如何判断。因果关系之判断,是每一个侵权案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对此,立法常常只是提出一个因果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6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