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民事、行政救济手段。如劳动者可通过与用人单位等协商劳动报酬,也可通过劳动报酬、开展民事调解、提起民事诉讼捍卫自身权益。此外,国家还出台如《劳动 ;最后一种意见倾向于采取广义理解,其认为政府其他有关部门还包括但不限于劳动争议仲裁相关部门及法院等[6]。政府其他有关部门的范围界定也给法官带来不少困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7288.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现行的纠纷解决方式除以法院判决和法院调解为主的诉讼解决方式外,诉讼外解决方式包括仲裁、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消费者纠纷解决机制、行政机关的纠纷处理 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3)具有可申请执行性。第十条 规定:具有债权内容的调解协议,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人可以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818.html -
了解详情
顾 《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第12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依法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第13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工资 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由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劳动者的仲裁请求只要符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7条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8641.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作为民事案件案由之一。《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针对劳动争议的解决,提供了协商、调解、仲裁及诉讼四种途径,并未规定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对此作出行政 确认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沪劳保福发[2006]17号)就较好地平衡了劳动关系举证责任与工伤认定部门调查权,该通知的第二点规定:“对于申请人提供的材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116.html -
了解详情
项目将调解拓展到家事纠纷、环境纠纷、商事纠纷、劳动纠纷及公法领域的纠纷解决之中。调解被纳入各国司法体系,走得几乎都是从指定地域到全境适用的试验路径。 方面的优势,吸引了当事者选择适用这一解纷制度,澳大利亚商务争议中心调解的成本只及同类诉讼或仲裁费用的5%,对企业产生的吸引力颇大。后者司法实践漫长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102.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达成的协议可强制执行。菲律宾把调解作为初步的诉讼程序,发生纠纷须先经调解。许多国家对劳动争议等纠纷设置了仲裁前置程序。英国、澳大利亚等国 司法所在基层党委政府领导下,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协作联动,齐抓共管。 司法调解中心的形式源于陵县经验。1999年,山东陵县县委、政府根据本地农村群体性纠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17.html -
了解详情
,另一方面也更深刻地体会到目前西安地区劳动行政部门(包括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等)存在的问题。 一、西安地区农民工当前劳动保障问题现状概括: (一)法制: 先于执行形同虚设。笔者办理的案件中目前没有一个先于执行申请得到劳动仲裁委的批准。可以说,《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先于执行制度并没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400.html -
了解详情
、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明确规定涉社保案件属于劳动争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 不能因为法律有规定劳动部门有职责解决,就否认劳动者劳动仲裁或诉讼的权利。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597.html -
了解详情
员工发现,此种情况下,公司员工来不及通过诉前保全的方式请求法院采取措施(况劳动争议案件尚无诉讼保全的相关规定),便私自扣押外商或其财产,或扣留护照,以避免其 称为自卫行为)和自助行为等;作为解决纠纷方式的私力救济则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民间调解、中间人调停等。在有关探讨文章中,私力救济与自助行为这两个概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740.html -
了解详情
解决工伤赔偿纠纷,必须先行进行工伤认定,工伤认定又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为前提。在工伤认定程序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经常发生双方之间是否存在劳动 劳动关系中。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之规定,因确认劳动关系是否发生的争议,解决途径是调解、仲裁、诉讼。为此,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机构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04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