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认定为本罪;如因经营亏损或失误导致无力还贷的不宜认定为犯罪。于是,法律漏洞就出现了。 其次是把单位犯此罪排除在外,我国《刑法》第193条 ”和新增的该条“骗用贷款罪”中参照同类、同性质犯罪分别规定相应的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幅度。 2、完善银行卡犯罪的刑事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就“扰乱金融市场秩序”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80.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的理解、把握上存在分歧,特别集中在对犯罪行为的标准量化不够,主体身份认定等方面。三是取证难。行政执法人员熟知法律,工作性质特殊,反侦察能力强 犯罪的典型案件,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积极提出预防职务犯罪的检察建议,努力提高检察建议的质量,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积极协助案发单位共同及时落实。五是加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75.html -
了解详情
数个行为?在一个行为过程中是否存在着伴随行为? 与对行为概念的不同理解相联系,在学术界,对行为个数的认定,亦存在着分歧。有的学者认为,刑法上的行为是 构成犯罪的行为。(3)个人行为与单位行为或他人行为相伴随。 即在单位犯罪的过程中,实施单位犯罪行为的自然人,在单位的犯罪故意或过失之外,又借机实施了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52.html -
了解详情
,不利于打击犯罪;第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实际认定中存在困难,直接影响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认定,等等。(注:参见敬大力等:《对渎职罪立法、司法 对于单位受贿罪而言,则只有一个量刑幅度,最高刑也仅为5年有期徒刑。从实质上看,单位犯罪的危害性并不比个人犯罪更轻,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更重于普通的共同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44.html -
了解详情
未经处理的”,不能计算其偷税数额,那么人民法院认定偷税犯罪的偷税数额依据就不存在了,还不能再进行刑事处罚了。特别是《高法解释》中“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在 罚金刑或自由刑,但是单位犯罪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与自然人犯罪是不一样的,他们是单位犯罪的代表,是代表单位承担刑事责任,因此刑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1.html -
了解详情
两次共计跟郑锦萍拿到6.1万元,其余13.9万元被郑锦萍占有。此事被单位发现后,2001年6月6日,冯敏交给郑锦萍5万元,让郑锦萍尽快 方面不符合法定条件而不成立;2.指控余受贿7.5万元在数额认定上没有确凿证据;3.余有自动投案、揭发他人犯罪的情节,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被告人郑锦萍的辩护人提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60.html -
了解详情
等秩序所进行的一些活动,如国防、军备、治安等。(3)自然人、法人(单位)的教学、科研、生活、生产、交换活动。 4、信息 一般认为,“信息是客观世界中物质和 的要素,才可以直接把握,服务于对犯罪的认定。在行为对象的确定上,只要不影响对行为的认定,我们就没有必要一定在每个犯罪中都找出行为对象。例如脱逃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5.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事实中,犯罪主体是指实施了被认为是犯罪的行为的单位或个人。犯罪客体,是犯罪构成事实中重要的构成部分,是指受犯罪行为侵害而又为刑法所保护的客体,按 是刑罚的逻辑起点,则刑罚不能超前于犯罪的认定而先予量化。在定罪量刑逻辑关系的起点上,犯罪构成要件及犯罪构成是关键,而犯罪构成事实则是这个逻辑起点的基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3767.html -
了解详情
。它的构成特征有:行为主体是网络使用者,包括自然人和单位;行为客观表现为两种方式:其一,未经合法程序,私自入网从而获得各种利益;其二,盗用其他合法用户的 ,未来的刑法修正应考虑类似行为。 三、网络侵害犯的认定 以网络为侵害对象的犯罪活动,在实践中表现得形形色色,以其行为方式不同,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3167.html -
了解详情
并评价为前者。 本文基本赞成互斥论,认为在规范意义上刑法罪名之间存在明确的界限和区别,同时笔者不排斥法条竞合理论, 但是认为形式逻辑推演应当限于规范结论, 的处罚漏洞,被迫选择重合论作出认定,可以例举的是由于97年刑法没有规定贷款诈骗的单位犯罪,司法实务曾以合同诈骗罪处理案件,但笔者认为这种技术处理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995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