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点来看,就业协议不能替代劳动合同。 劳动纠纷诉讼时效的起算 2008年5月1日前,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二条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4010.html -
了解详情
实际购买者签字盖章,其法律地位已明确。因此,甲医院应受合同中有关仲裁条款的约束。而安装调试协议,仅对安装调试的有关事宜进行了约定,未涉及争议解决 “由于产品质量发生的问题,分别由日本丙公司和中国丁工厂负责”的内容并不属于采用仲裁方式予以解决的范围,因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3条“因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0777.html -
了解详情
时效从中止的30日之后的次日继续计算,对调解达成的协议自觉履行。调解不成的可申请仲裁。(3)仲裁程序。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均可在法定期限内向劳动争议仲裁 争议案件的必经程序。三、事实劳动关系的产生要件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7729.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争议的依据。 第十九条 用人单位以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人民法院、仲裁机构应当审查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是否合法、劳动者的违纪行为在 失公平或乘人之危等违背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形除外。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在结算协议中约定结清的费用列有工资或劳动报酬,但未列明是否包含加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0217.html -
了解详情
在工作时间上是相互错开的,依然符合劳动者在同一时间只能与一个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的规范,只不过这“同一时间”更为灵活、更为具体而已。(4) 仲裁或者诉讼的解决方式。当事人可根据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仲裁并非诉讼的前置程序。 (五)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8855.html -
了解详情
。其次,该款后半段规定了救济手段:“对方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结合本款前半段关于通知程序的强制性规定,可以看出 不利于及时解决纠纷,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首先,合同解除是强制性地终止双方当事人协议确定的合同法律关系,对双方当事人利益影响巨大,不但涉及到当事人履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871.html -
了解详情
人错误地认为,合同法第94条规定的法定解除为单方解除,合同法第93条规定的协议解除和约定解除为双方解除,故单方解除只适用于法定解除。这种理解在实践中 要求确诊合同解除有效,表现为确认之诉;反对解除的当事人则可诉请法院或仲裁机构,认为合同解除不符合法定或约定事由,要求宣布无效或撤销,形成撤销之诉。总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870.html -
了解详情
所有权并支付价款的民事法律行为;二手房买卖合同就是在该买卖过程中,出卖人与买受人签订的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1.3本指引所称买受人, 争议的处理方式和机构。若当事人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律师应提醒当事人选择的管辖法院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的专属管辖。若当事人选择仲裁的,律师应提醒当事人准确书写仲裁机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4580.html -
了解详情
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就补偿安置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并告知当事人可以 裁决的方式救济。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合同纠纷应当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申请仲裁的,仲裁机构不予受理;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后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法院不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018.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合同法》与《技术合同法》的三足鼎立局面,在合同法领域确立了中外合同主体的平等原则。我国曾对内外资企业实行不同税收制度:1991 年《外商投资企业 ,公司治理的各个环节均可插上电脑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金色翅膀。 建议立法者授权仲裁机构按照仲裁协议积极受理公司争讼。公司法律关系当事人运用一裁终局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01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