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死刑的完全必要性之间求得共存,即要求死刑适用的正确性。[18]我国的死刑复核程序就是根据这一要求而确立的,因此,对死刑案件而言,应当把公正、把防止错杀 ,当它们出现矛盾时,应优先适用刑法、刑事诉讼法,不能是两者可选择适用,更不能是放弃适用刑法、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而适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补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67.html -
了解详情
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一、明确赋予律师在侦查阶段辩护人的主体地位 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第33条规定,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 从法理上根据有控诉即有辩护的宪政性的民主法制原则,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都应享有辩护权,都可以委托律师行使辩护权,但是从上述条文的规定来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037.html -
了解详情
人们的理解颇不一致。要正确理解它的涵义,就必须从立法上研究它的特有属性。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申诉有两种:一是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不起诉的决定 管辖 刑事申诉管辖,是指司法机关受理刑事申诉的分工制度。根据现行《刑事诉讼法》第203条关于申诉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提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033.html -
了解详情
强其真实性,质言之,补强的口供一定是自愿性的合法口供,口供的补强仅是解决口供证明力大小的问题。[7]我国刑事诉讼法也规定了对于只有被告人口供没有其他证据 两大法系阻断非法口供证明力的比较研究 虽然不同法系国家根据各自不同的诉讼传统、诉讼理念及诉讼模式对非法证据的排除采用不尽相同的规定,但对采用刑讯逼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54.html -
了解详情
公民的合法权益。 二、死刑复核程序的历史渊源 从中华法系的历史渊源来看,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死刑复核程序,来源于古代实行的死刑复奏制度。 死刑复奏始于何时 的国际标准相一致,为了充分实现对罪犯的人权保障,全面、准确地贯彻执行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我们应该将死刑核准权统一归最高人民法院行使,这是中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57.html -
了解详情
)反对引入沉默权;(3)限制引入沉默权。 笔者认为,既要引入沉默权,又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加以一定的限制。首先,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如实供述义务与国际标准不相一致,而且违反了无罪推定的基本原则和刑事诉讼中关于举证责任的规定,无助于促进取证的合法、文明化,助长了诉讼活动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51.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已不存在反革命犯罪,当然也就不再有反革命案件,但依现行《刑事诉讼法》,我国却还存在反革命案件。笔者认为,国家立法机关应当及时对这一问题进行修正 12条关于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的规定相矛盾的,因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2条的规定,确定有罪权只能由人民法院行使,但《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33.html -
了解详情
必须从事前和事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建立事前保护制度,使证人敢于出庭作证。根据我国国情,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采取对证人进行整容,迁移居所,改换工作单位等 和效率。 (三)建立证人特权制度 在证人资格问题上,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虽然对证人资格做了限制性的规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对于那些与当事人有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24.html -
了解详情
年、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先后分别作出执行刑事诉讼法的具体规定,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刑事诉讼证据规则,但仍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1]而证据 权;另一方面,应以控辩平衡为制度基础,保障当事人在诉讼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总体模式属于职权主义的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把当事人主义因素引入到职权主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90.html -
了解详情
的工作,甚至一个案件多数用于定案的证据是法院调查的。而根据宪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是居间裁判。人民法院只是在听取了人民检察院 责任。 (二)律师不承担证明责任 近年来,有人提出了辩护律师的证明责任问题。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和司法实践的实际情况来看,辩护律师是应负证明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4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