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诉讼契约。 [22]诉讼和解协议是当事人通过自主协商,共同向法院陈述如何解决纠纷的合意的体现或结果。诉讼契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方兴未艾的课题,其 于学理及判例均较其他各说为可取。(陈荣宗、林庆苗.民事诉讼法 [M].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6.578.) [22]至于法院对诉讼契约是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75.html -
了解详情
的方式。(2)两者的效力不同。和解虽然是当事人双方之间就纠纷解决所达成的协议,但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并没有规定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如果一方不履行和解 的重要特征。 (31) 例如,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的报告显示,2007年上半年全省法院民事案件调解撤诉率达65.7%(参见新华网甘肃频道,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386.html -
了解详情
的诉讼和解制度是指发生于诉讼过程中,以当事人合意解决民事纠纷的诉讼上纠纷解决方式,和解具有类似判决的效力。持此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这一方案可行的理论依据有两点 指定;当事人不愿或不能指定的,法官代为指定;对法院指定的和解法官,当事人有权申请回避;记入笔录的和解协议具有与判决相同的效力。对生效的和解协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924.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的目的,又能降低当事人的诉讼风险和诉讼成本,法官主持下的调解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机制,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普通法系,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都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和解,经当事人申请,法院再将和解协议内容制作成调解书,获得调解结案的效力。力推和解的意义在于,其具有更广泛的功能:纠纷解决功能;法律创制功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560.html -
了解详情
英国。与美国类似,英国也将诉讼和解行为视为民法行为,将和解协议视为契约,这从其民事诉讼规则中将提出和解称为要约,将接受和解称为承诺就足以证明英国民事诉讼法 接受审判的权利一样,每个人也都有接受调解的权利,这是法律赋予每个处于民事纠纷中的当事人的固有权利,同时也正如诉讼时效使接受审判的权利归于消失一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132.html -
了解详情
的对方当事人所支出的诉讼费用注15.审理中,当事人可自行和解或经过法院主持达成和解协议,但法院主持达成的和解必须在审前程序中进行,并由准备法官主持,与 法院内设置专门的调解机构,使调解与审判分离,作为法院处理民事纠纷的另一种方式。第二,设立诉讼和解制度,解决诉讼中调解问题,并且规定调解法官与审理法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01.html -
了解详情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陕甘宁边区等革命根据地的法院就立足于调解处理民事纠纷。此后,法院调解作为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一直倍受重视青睐,并逐步形成了 笔录由法官及当事人签字。德国民诉法规定,当事人可以在法院的主持下进行和解,和解协议只在法院的案卷上作为合同进行登记,并在法庭上公开宣读,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51.html -
了解详情
,且在掌握行政信息方面显然不够充足,往往难以和被告平等对话协商,据此签订的和解协议也未必能够充分保障原告的利益。“合意在大多数场合是在相互妥协的基础上 民事诉讼中分离出去,作为与审判相独立的、以预防诉讼为目的的解决民事、经济纠纷的制度。通过两者的分离,纯化审判程序与调解程序。[[13]]行政诉讼虽脱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74.html -
了解详情
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二年计算。(相似规定,另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2]31号)第28条、最高 诉法意见》第267条规定:申请恢复执行原法律文书,适用民事诉讼法第219条申请执行期限的规定。申请执行期限因达成执行中的和解协议而中止,其期限自和解协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2373.html -
了解详情
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实践中此类纠纷已经屡见不鲜,司法解释应当积极予以回应。 (三)明确申请执行人可以就执行和解协议提起诉讼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30条第2款 为了进一步规范执行担保,维护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结合执行实践,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本规定所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522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