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体现,处理不好会造成许多家庭的危机,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区近五年来青少年犯罪 犯罪案件70起 其中:抢劫26起,占37.1%;盗窃 14起,占20%;故意伤害10起,占14.3%.共有未成年人150人 其中:14岁2人,占1.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124.html -
了解详情
矛盾导致了受贿数额的不确定,只能作不起诉处理。5、走私罪的主观故意难以证明。深圳市作为经济特区,走私犯罪的形势严重,可是实践中存在许多不诉的走私案件,不能起诉的 年8月20日41版,新华《暂缓不起诉挽救少年疑犯》15、《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研究》第162页,卞建林、姚莉《提起公诉》16、《中德不起诉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06.html -
了解详情
这到底是美国军方有关保密人员的信息渎职,还是美国有关方面(也许是政界或军界)故意制造的针对伊拉克的信息恐吓?或者有可能根本上就是一种针对伊拉克(以及所有反 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关于网络犯罪的研究中,论者也很重视其中的信息犯罪问题。可以说,信息犯罪与计算机犯罪和网络犯罪紧密相连。正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9.html -
了解详情
作如下探析:一什么是抢劫罪?抢劫罪有何基本特征?这是研究抢劫罪行为对象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关于抢劫罪的定义,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表述:第一种, 侵夺不动产罪,肯定了不动产可以成为盗窃罪的行为对象,从而肯定了不动产也可以成为抢劫犯罪的行为对象。⑤⑥但是,盗窃罪与抢劫罪的行为对象并非完全重合,能为盗窃罪所侵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82.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罪的构成特征、罪间界限及其罪数形态等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关键词]分裂国家罪;犯罪构成;罪间界限;罪数形态分裂国家作为危害国家领土完整 在行为犯中,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的实际态度不属于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不是犯罪故意的内容。就本罪而言,由于法律没有将危害国家安全的结果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33.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理论影响颇深,但又接受了前苏联刑法学中大量研究观点。因此,台、港、澳及大陆四地关于犯罪故意与过失的理论大体上一致,而又各具特色。一、故意(一 “对结果的预见问题一直是判例法中故意争论的中心,焦点是对结果的预见应达到何种程度。”可见,香港刑法也强调对行为结果的认知。(2)意志因素犯罪故意中的意志因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95.html -
了解详情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规定相比,中国刑法的刑罚强度是较大的,这决不是某一类犯罪的问题,因此,须从整体上以伺时机成熟予以彻底调整,仅仅对某一类犯罪的刑事干预 毁坏财物罪)或故意杀人罪与保险诈骗罪并罚。显然,此种情况属于一行为触犯不同罪名的想象竞合犯,对此适用数罪并罚是不合适的;其次,仔细研究一下刑法第198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81.html -
了解详情
即把犯罪放在什么背景和关系中认识,是个重要的问题。犯罪学对犯罪的研究,可以从生物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也可以从社会学角度进行;可以从个体行为角度进行, 理论上的探讨早已有了一致的共识,即安乐死本质上不具有社会危害性,不等同于故意杀人罪,而且我国司法实践上也是以这种行为不具有显著的社会危害性为由,认为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21.html -
了解详情
第79条第7款也规定,被判刑人实施过失犯罪,则关于撤销假释或保留假释的问题由法院决;被判刑人实施故意犯罪,则法院应根据本法典第70条规定的规则 堂联合出版1997年版,第478页。[16]赵秉志主编:《海峡两岸刑法总论比较研究》(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11页。[17]参见陈忠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79.html -
了解详情
使用。后来,挪用人挪用了30万元公款。在该案中,使用人与挪用人的共同犯罪故意仅限于当初约定的10万元公款,而超出此部分的20万元款项,则是由 司法实务问题进行研讨,因此不拟在这一问题上过多论述。[⑤]参见伍柳村主编:《贪污罪挪用公款罪个案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3页。[⑥]参见陈兴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7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