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认等过程中所发生的争议。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因事实劳动关系而发生的纠纷也属于此类争议。 3、 第三种情况没有作出规定,我们认为对劳动者与发包方解除了劳动合同,与承包方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后发生的劳动争议,承包方和劳动者为诉讼主体,发包方不再列为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146.html -
了解详情
的原件及复印件,并让其签字确认提供证件是真实的。同时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提供的工作经历也应让其进行书面确认,如为虚假,应由劳动者承担法律责任。 C 查验 发放劳动合同,建立职工名册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双方各执一份,如用人单位未交付给劳动者,可受到行政处罚,并赔偿由此给劳动者造成的损失。故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496.html -
了解详情
通常会面临一个问题,即双方是否构成事实劳动关系。对此问题,劳动部专门下文作出规定。 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 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406.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关系的双倍工资风险职工入职,用人单位没有及时与职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时间超过1个月未满1年,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82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 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 终止或解除事实劳动关系的风险 有的用人单位喜欢钻所谓的“法律空子”,在劳动者入职时,往往会和劳动者口头约定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404.html -
了解详情
范围,均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已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或建立事实劳动关系为基本前提,但许多就业歧视发生在就业前劳动者尚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使得法律在 的反就业歧视法1.在宪法中确认迁徙自由,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我国宪法目前未明确规定迁徙自由反而实行限制迁徙自由和实行二元户籍制度,导致农民工无法得到与城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523.html -
了解详情
》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无论是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还是成立事实劳动关系,除法律另有 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二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1908.html -
了解详情
甄某某劳动争议纠纷一案,经一审法院审理查明,双方当事人自2006年始逐年签订劳动合同,合同中对各方的权利义务约定明确,且公司同时公示了《员工守则》, 中常识性的理解,那就是劳动者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且达到严重程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如果违反劳动合同的未达到严重程度的,则不能解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9661.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关系禁止就业歧视。交易内容也未必能自由决定, 比如必须有合同形式, 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要支付双倍工资;约定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不能约定解除或终止条件;不 关系主要特征就在于从属性, 从属性表现在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指挥、监督和管理。劳动关系有从属性, 而劳务关系、服务关系、承揽关系、委托关系等皆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8526.html -
了解详情
认定为工伤的,那么,为了保护因工负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在工伤期间就不得违法解除双方签订的书面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应在三十日内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未申请的,工伤职工应自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申请。申请时需提供:工伤认定申请表,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7307.html -
了解详情
城市只能属于次属劳动力,基本上没有取得正式的就业身份、劳动合同签订执行力不足、社会保障水平低下、劳动安全得不到保障等。 ( 二) 社会排斥的文化 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Y 县劳动监察大队每年都会对全县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开展书面审查工作。[4] Y 县现有大小企业 3 万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56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