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作为社会资源生产和配置之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与作为社会控制之基本手段的法律制度之间的紧张和互动无疑是贯彻始终的一对基本矛盾.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对 的快速应变;其二,通过审判程序实现一种“法律—政策”的法律运行模式,即将政府的经济政策通过法官或执法人员运用而非首先以立法形式出现,从而避免政策失当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56.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模式,足以解决各种纠纷。法官只要根据适当的逻辑推理就可以做出正确的判决,而无需求助于包括经济在内的法律以外的因素。司法程序就象是一个自动售货机, 均衡观念深入人心。在损害赔偿是对不履行法律义务所实施的救济手段的情况下,赔偿责任的作用并不是为了强制人们服从法律,而是为了强制违法者支付相当于违法机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59.html -
了解详情
利益的行为产生约束,通过抽象的“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等规定也难以判断经济行为的社会效果。所以,在社会化生产程度渐高,个人的经济 程度上已实现了法治。自从国家干预思想产生以后,经济政策和法律同时作为国家干预经济手段,其关系就日显紧密。二者追求的目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92.html -
了解详情
独占权和流通中公众使用之间予以平衡的法律制度。知识产权中的人格权正式由于商业流通交换而显现、独立,知识产权中的经济权利以人格权为基础。著作权是 ,所以德国学者从古代法中找到了“请求权”概念,因为在上述各种法律事实在形式产生了相同的法律效果-一方当事人得向他方当事人请求特定行为。[21]荷兰民法学者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44.html -
了解详情
。萨维尼和巴尔生活在19世纪中叶,正处于自由资本主义竞争时期,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信用经济始见成长却未臻成熟。他们之所以能够极具超前意识地抽象出法律行为无因性 。票据对价所达到的法律效果,是票据关系与原因关系相互牵连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票据无因性原则效力所不及的情形之一。3.持票人取得票据手段不合法即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25.html -
了解详情
的中小企业应当择优筛选,以求优化政策实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避免刚刚起步的基金与担保机构重蹈四大商业银行及国家政策性银行为呆坏帐 调控体系和政策实施评价机制中小企业促进法就其法理上的立法属性而言是属于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的法律体现,它不同于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公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52.html -
了解详情
条),更是确定有效无疑。不过,在合同有效场合,仍得发生合同不完全履行的法律效果(参照《合同法》第111条、第94条等),消费者可以请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第53条第2款)。?(三)其他法律效果?在合同有效型的缔约上过失中,作为救济手段,承认减价请求权的存在,也是可能的。另外,还可能存在履行拒绝权(参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56.html -
了解详情
总体和宏观上得到调节。这就是民商法在客观效果上的宏观作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民商法是市场调节机制的法律保障。 由民商法对于个体和微观经济领域的 ,国家制定宏观调控法,包括计划法、各种经济政策法和关于各种调节工具与手段运用的法律制度。 以上经济体系三个基本方面法律在各国的发展和完备程度是不平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46.html -
了解详情
被法律所认可。应该注意到,所谓河岸权,在主要以行政手段处理土地关系的年代,基本上指的是土地所有权,在农村更是如此;但在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 采纳物权行为制度及其理论,把转让合同作为引发水权转让的法律事实或者法律事实的组成部分,就没有理由将转让合同中的意思表示中的效果意思仅仅限于发生债权债务的效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16.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国家广泛参与社会生活,经济关系和人身关系都有国家干预的色彩,所以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都具有公法性质,而不存在私法。这种观点显然 自主地塑造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法律行为所产生的法律效果,就是从事法律行为的民事主体希望发生的法律效果。这种私法自治的精神奠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4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