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要求各地根据这一原则,定出具体的条例,广泛在群众中宣传,以扩大反帝工作的影响。1944年3月《晋察鲁豫边区暂行司法制度》规定:对于应判处死刑而认为 缓刑和死刑保留的基础上的一种产物。 二、 死缓的性质和名称关于死缓制度在是否是一种缓刑,理论界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死缓制度不是一种缓刑。主要因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182.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撤销缓刑,且数罪并罚,原则上不应当再适用缓刑。这必然会加重对被告人的刑罚,影响刑罚的公正性。 3、判决处于两难尴尬境地。刑法第七十条规定的适用 ,法院处于两难境地。 笔者认为,为杜绝和减少上述情况的出现,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加强司法机关的内部沟通和合作。对于执行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公安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109.html -
了解详情
、在审判活动的方法上:一是认真做好庭前准备工作,对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注意查明是否附有被告人年龄的有效证明材料,对于没有附送有效证明 ,与其父母教育和家庭的环境息息相关,父母的教育方法,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的气氛环境对孩子的性格和世界观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99.html -
了解详情
乐避苦是人的本能,在犯罪之前,犯罪人会将犯罪获得的利益与因犯罪所受刑罚而带来的损失进行比较,然后再决定是否实施犯罪。诚然,犯罪人的这种比较心理有时是存在 刑事政策的重要动向。在所谓的“宽松的刑事政策”影响下,各国刑法对初犯、偶犯采用了更为轻缓的刑罚,大量适用缓刑,甚至采用非刑罚的处罚方法,出现了刑罚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98.html -
了解详情
的改革、缓刑和假释制度的设立、缓刑帮助、保留刑罚的警告、矫正及保安处分措施的出现以及刑罚执行的改革等等,大都建立在犯罪学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二、刑事政策的 将来社会生活的影响,即要考虑行为人再社会化。行为人犯罪后判决前的态度是量刑考虑的因素,如持续较长时间的良好态度、为避免重新犯罪而采取措施等会被做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28.html -
了解详情
无投案自首、有无检举立功、有无主动退赃,有无追回损失,是否累犯屡教不改。缓刑还要看有没有落实社会帮教的条件。这些都是比较抽象的而无法量化 公司罚金1000万,二审改为按人大决定判罚50万。甚至有的法官的情绪和工作环境都会影响案件的最终结果。由于好多地方法庭合议制形同虚设,基本上主办法官说了算。产生错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46.html -
了解详情
的父母均对判决结果表示满意,对法院所做工作表示感谢。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为做好十三名被告人缓刑期间的社区矫正工作,分别与被告人的父母和某职业技术学院 措施,社区矫正都必然受到刑罚适用之主体——人民法院的价值取向和审判实践的直接影响。人民法院在判处管制、单处剥夺政治权利等非监禁刑案件以及判处有期徒刑、拘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46.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事实、犯罪性质和危害社会的程度,还要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犯罪的动机,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犯、偶犯或惯犯,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情节,以及犯罪后有无 一种新型处遇模式,它不打断犯罪少年同家庭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不影响犯罪少年正常的学习与工作,同时,通过一定的监禁又可收到惩罚与教育之功效。20世纪6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6393.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指对执行已发生法律效力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宣告缓刑、假释的判决、裁定和暂予监外执行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三)刑罚执行监督的法律根据与理论 为由,在减刑、假释环节堵收罚金,破坏了刑罚变更执行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影响了监管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2.财产刑执行监督的规定缺失。目前对财产刑执行监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3767.html -
了解详情
刑,其优点是:在服刑的同时,未成年人依然与其家庭成员在一起生活,不影响其学习、工作和生活,而且能够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爱及帮助,有利于对其思想和 ,只要不是累犯,在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同时,都应考虑予以缓刑。 2、减刑。减刑是指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由于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146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