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有效实现了惩罚犯罪、保障人权的目标,但与刑事司法领域的国际标准依然存在较大差距,诉讼程序中的封闭性、隐蔽性特征十分明显,辩护权依然受到较大 浓郁的司法人文关怀。其次,《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规定,因民间纠纷引起的,可能判处三年以下徒刑的公诉案件,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010.html -
了解详情
借鉴。 二、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在《修正案(草案)》中,作为四个特别程序之一,公诉案件中的刑事和解程序被规定在了新增的第五编第二章,这 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不追究其刑事责任,已经启动诉讼程序的,应当依据不同的诉讼阶段分别作出撤销案件、不起诉、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的处理决定。同时,对于已扣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033.html -
了解详情
期间 在刑事诉讼中,一旦出现可能适用强制医疗措施的法定情形,应当中止普通刑事诉讼程序,同时启动强制医疗程序。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在刑事诉讼各个阶段均 应当赋予其不低于普通刑事诉讼中当事人权利标准的上诉、抗诉权利。我们赞同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上、抗诉案件实行二审终审制的做法。如果公诉机关、被申请人或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474.html -
了解详情
核心问题就是获得案件事实。如果说刑事司法活动包括刑侦公诉立案审判判决(上诉)执行这一整体过程,追求客观真实和实体正义的中国式司法会把事实的获得放在刑侦阶段,通过国家 和解的现实利益基础时,陈瑞华指出:在刑事诉讼程序中,从英美的有罪答辩、辩诉交易到大陆法对协商性司法的逐渐接纳,一直到波及世界的恢复性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351.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种权利,可能显得更合理一些。也有学者认为公诉案件的和解不仅涉及观念的转变问题,还涉及公诉案件的和解范围与力度问题。具体还涉及两个问题, 的外行,没有法律资信也没有法律权威更不熟悉案件,往往成为刑事和解程序中的傀儡。 *本文参考了《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2007年9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063.html -
了解详情
简易程序公诉人可以不出庭。尽管法律规定的是可以 不出庭而非 不必出庭,但实践中基层检察机关对于使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基本上不派员出庭。在北京市九个基层 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并应在发展中改进各种简易程序的设计,贯彻国际通行的最低公正标准,使效益价值和公正价值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得到协调发展。 (一)设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24.html -
了解详情
淡化了办案机关和人员对案件本身的责任意识。 五、非正常程序回转之有限规制 美国学者弗兰克认为,法律并不是书本上的法律而是行动中的法律,影响司法行为及其 阶段出现的立案后再撤案,之后又立案的现象也可以称之为程序回转,但侦查阶段本身是刑事诉讼程序的起始阶段,在诉讼的宏观次序上不存在回转问题,所以本文暂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69.html -
了解详情
,采用刑讯逼供,以摧残人的身心健康为手段来了解案件情况,其结果更不可能达到实质上的正义。因此,正当程序,或者说,诉讼程序中的公正,是保障实质正义的 程序还要求充分尊重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提高辩护律师在法庭审理中的地位,使之与公诉方具备同等的法律地位;强化辩护律师在侦查、检察阶段的作用,使之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317.html -
了解详情
未成年人的特点,适用不同于普通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程序。可以说,针对不同的犯罪案件及犯罪人适用不同的程序正是彰显司法公正的最好体现。 (二)实践基础和谐社会。我国 主要突显以下特点:第一,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更加突出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将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贯穿于各个诉讼阶段中;第二,国家立法及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02.html -
了解详情
则无罪推定不等于无罪认定。无罪推定所反映的是被告人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法律地位,而不是对刑事案件进行实体裁判的法律依据。无罪推定决定了现代刑事诉讼同 (证明要求):犯罪事实清楚、充分(撤消案件除外);第141条规定的是对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案件的证明要求: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1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