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包括故意和过失)、目的和动机。 认识单位犯罪的主观要件,同认识单位犯罪主体一样重要,即要认识到单位犯罪不仅是单位犯罪的意志体现,同时,也是 领导的决策行为和直接责任人员的具体实施行为.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当然,也可能单位领导的决策者亲自实施落实,于是决策者扮演了双重身份,即是决策者,又是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804.html -
了解详情
而言,其在刑事责任上的修正就是在坚持犯罪主体与受刑主体一致的前提下,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是由单位和作为单位犯罪主体的支配性因素的成员共同承担或者分担的 事实的单位负责的其他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视为自首,但对拒不交代主要犯罪事实或逃避法律追究的人员,不以自首论。再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980.html -
了解详情
而言,其在刑事责任上的修正就是在坚持犯罪主体与受刑主体一致的前提下,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是由单位和作为单位犯罪主体的支配性因素的成员共同承担或者分担的 事实的单位负责的其他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视为自首,但对拒不交代主要犯罪事实或逃避法律追究的人员,不以自首论。再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913.html -
了解详情
经商或以其他方式介入经济领域、参与经济活动的情况比较普遍。因此,造成国家机关参与犯罪现象的存在。但在这样一种情况下,1997年修改以前的刑法中尚无确认单位 怀疑。与其在怀疑和困惑中尴尬地保留不可行的东西,不如顺其自然,将国家机关从单位犯罪主体中剥离,以正其位。最后,我国刑法典使用机关这一字样的目的,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488.html -
了解详情
、文艺体育团体、学术研究团体、宗教团体、社会经济团体等。(2)单位犯罪主体的内容-直接负责的单位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a.主管人员。就是在单位 企业成为行政的附庸。经济体制改革后,实行市场经济,国家简政放权,政企分开。企事业单位有了自主权,并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直接的面对市场。但是由于市场理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36.html -
了解详情
个人更易实施,而且资产雄厚,社会危害性也更大,所以其“罚金数额应高于个人犯罪的罚金数额,以充分发挥罚金刑的作用,达到刑罚的预期目的。”其次,罚金刑 (训诫、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及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也是追究单位犯罪主体刑事责任的方式之一。还可以通过仅仅宣告实施危害行为的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73.html -
了解详情
、团体大多数都具有法人资格,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根据目前的法律尚不能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第二、个别单位犯罪主体有所限定,如受贿罪,只指国有企事业单位、 、鉴定人发问或经审判长许可直接发问和最后陈述以及上诉、申诉等。同时也应履行单位被告人的诉讼义务。他代表法人进行诉讼活动的结果,由法人承担。但是当法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70.html -
了解详情
侦查局在2001年2月20日给杭州侦查分局的批复(《走私犯罪侦查局关于境外公司能否作为单位犯罪主体追究刑事责任的批复》)中指出,“对有证据证明境外公司 相比,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认定有个范围的问题。因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主要是单位的领导层,相对范围比较固定,也比较容易认定,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中,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38.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学界有不同的观点:笔者赞同双重主体说。主要理由是:(1)单位犯罪主体的双重性是坚持犯罪构成理论的必然结论。犯罪构成是确定行为人刑事责任的唯一依据 登记的社团组织。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我国目前,人民团体究意包括哪些单位、组织?一般认为,人民团体包括各民主党派、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性组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37.html -
了解详情
犯走私罪的,由司法机关对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该单位判处罚金……”。1988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 犯罪行为,应追究企业所有者的刑事责任。①但从单位犯罪的立法演变的过程来看,私营企业逐渐纳入了单位犯罪主体的范围。1999年6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