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的审判权 是一种公权力,体现的是国家对民事纠纷的管理职能。自认作为当事人的私权行为对以 公权参与到民事诉讼中的法院的影响就很有限。法院作为认定案件 应依司 法认知确定。即使双方对该部分事实陈述一致,亦当然不能产生推翻司法认知的效力。 (二)依职权调查部分 《若干规定》第15条规定了法院应依职权调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010.html -
了解详情
点。例如,在英国,案情声明最重要的功能在于促进法院和当事人识别并固定案件争点。[1]在美国,尽管1938年联邦民事诉讼规则将诉答程序原有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293. [5][日]笠井正俊.民事诉讼中的争点和证据的早期整理与自主开示[J].比较法杂志,1995(1). [6][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982.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7]如此看来,在法国,检察院参加民事诉讼主要是由法院依法通报的方式,检察院参与到民事诉讼中的身份则是从当事人。而在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检察官和 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213-214页。 [3]赵旭东、董少谋:《港澳台民事诉讼法论要》,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8页。 [4]汤维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768.html -
了解详情
趋势是国有独资企业逐渐被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制公司所取代。作为一个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的企业法人单位,国有、集体资本和其他出资人一样享有的是控股权,不到清算之日 因是检察机关提出,就不可驳回。 四、附带民事诉讼中与当事人主体资格有关的问题 刑诉法的司法解释对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范围虽已有规定,但在审判实践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36.html -
了解详情
[论文摘要]民事诉讼中的调解是法院运用的最多的一种处理民事诉讼的结案方式。但法院调解制度在实践中也日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和诸多弊端。本文将 在相互谅解的基础上解决纠纷,增进团结。 (二)它有利于增强当事人和群众的法制观念,预防纠纷,减少诉讼。当事人在调解中的活动主要是陈述事实和理由,审判人员的活动主要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170.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有三种定义:第一,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本诉被告对受诉法院对本案的管辖权提出的质疑[1];第二,是指当事人认为受诉法院或受诉法院移送后的 一人提出管辖权异议,其他共同被告没有提,该异议被裁定驳回后,没有提出管辖权异议的共同被告对裁定不服提出上诉,上诉法院是否应当对其上诉进行审查呢?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73.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诉讼上其有待证证明之事实,以当事人声明证据为原则。可见,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及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在民事诉讼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长期以来,举证责任在我国 的分配,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1、待证事实分类说,即依据待证事物的性质或内容来分配举证责任。该学说又可分为消极事实说和外界事实说。消极事实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36.html -
了解详情
由此可见,我国主要是以司法解释的形式确立了自认作为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弥补了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缺陷,是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表现。自认可以完全平息 〉的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2月版 10、《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是否都不适用自认》四川省广汉市人民法院:王长军中国法院网 叶亚奇 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332.html -
了解详情
中达成的调解协议在送达签收前对双方当事人无约束力,当事人任何一方无任何理由均有返回的权利。笔者认为,该条规定与民事诉讼中的效率原则、诚信原则相矛盾,使人民法院诉讼 诉讼调解中的合法原则应当是指法律所不禁止即为合法,只要双方的合意是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的,不违反国家法律,不为公序良俗所禁止,不存在欺诈、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420.html -
了解详情
监护人没有财产,则应以其监护人为被告;若查明被监护人有财产,且足以支付赔偿费用的,应以被监护人为被告。 2、若查明被监护人虽有财产,但不足以支付赔偿费用的 不符合现代的民诉理论,实践中也难于操作。因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一般是在诉讼开始之时确定的,而并非在诉讼进行当中或诉讼结束之后。被监护人有无财产、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4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