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诉。该裁决被高等法院撤销。[110] 但是,当事人以宗教上的理由,要求听证改日举行,不属于正当的理由。在一个房屋拆迁的听证中,其中一对夫妇提出预定的 行政机构允许一方当事人聘请代理人,却拒绝另一方聘请代理人,那无疑是违反程序公正的要求的。有一部行政规章试图一刀切地排除代理人参加听证,丹宁法官斥责这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91.html -
了解详情
人说明理由。我国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均明确规定了行政行为说明理由的要求。 其三,听取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做出任何行政行为,特别是做出对行政相对人 原则判决案件从根本上来说,也是司法实践对现代行政程序的基本价值——程序正当的追求。因此,笔者建议: 1、在《行政诉讼法》的修改过程中,将正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12.html -
了解详情
减刑、假释案件,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往往进行不公开的书面审理模式,这与正当程序中程序公开的要求背道而驰,同时正如阿克顿勋爵所说“权力趋于腐败,绝对 2、重打击犯罪、轻保护人权。我国历来强调把打击犯罪、保护秩序作为刑事法的第一要务,并认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利益体现了个人利益”由此过于扩充国家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09.html -
了解详情
被认为仅仅适用于联邦政府而不是对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施加限制,且仅指刑事诉讼程序问题。1867年,第十四条宪法修正案被宣布生效,其中第十款规定:“……非 货机模式”。显然,我们不能既坚持严格规则模式,又遵循正当程序模式。“在有着强烈的程序合理化的决定中,对实质合理化的要求必将减弱。同样地,在有着强烈的实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2.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一项主观感受因人而异,作为权利可以放弃。对不平等的反抗即是程序公正的要求。因此,程序的“反抗权”就是对程序的自愿参与。这种自治性是同意而非强迫。投票不得 服从。否则,暴力维护宪法,暴力也可以推翻宪法。因此,从形式上看,宪法的程序正当性优于程序强制性,宪法史上有宪法但无宪政、有宪政但无宪法的辩证形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28.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制定行政程序法要不要宪法为基础,中国宪法能否作为基础,又如何作为基础的问题,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探究历史可以发现,制定行政程序法需要以宪法基础。没有 才能实现通常学者们所论述的种种功能。宪法向中国行政程序法的制定提出了要求和标准。符合这些要求的行政程序才是正当的行政程序。只有符合宪法所提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398.html -
了解详情
仅仅依据权利、特权区分作出判决“恐怕是过于简单化了”。21但是对两分法的抛弃产生了一个难题:如果不再能够通过甄别权利与特权来回答这一宪法问题 ,第1974-1976页。17在Mathewsv.Eldridhe案中,事前的书面听证加上事后的正式听证被认为符合正当程序的要求。同时,法庭对适用于戈德博格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200.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一项主观感受因人而异,作为权利可以放弃。对不平等的反抗即是程序公正的要求。因此,程序的“反抗权”就是对程序的自愿参与。这种自治性是同意而非强迫。投票不得 服从。否则,暴力维护宪法,暴力也可以推翻宪法。因此,从形式上看,宪法的程序正当性优于程序强制性,宪法史上有宪法但无宪政、有宪政但无宪法的辩证形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01.html -
了解详情
也会发生冲突,有时正当的程序反而会阻碍事实真相的发现。如不得刑讯逼供、不得强迫自证其罪、不得非法搜查等程序规则,虽然符合程序公正的要求,但在一定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37页。 [29] 参见陈瑞华著:《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30] 参见孙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7273.html -
了解详情
来说明证据失权的正当性。证据失权与实体公正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失权会造成实体公正失落。我国目前的失权制度甚至也不符合程序公正的要求。美、德 的攻击防御方法都是在进人口头辩论之后才提出(即所谓‘事后提出’),准备程序完全没有发挥作用,反而使诉讼拖延。其后这种制度几乎有名无实,无人利用。”[9]1990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873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