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包括对使用方式、时间和地域范围等方面的限制。概述作为许可使用的对象一般是著作财产权,但是在少数情况下也包括人身权利,例如根据《著作权法》第10条第1款第3项的规定,作者得将其修改权授予他人行使。由于许可使用既能够维持著作权主体的不变,又可以借助社会的力量来开发、利用自己的作品,所以它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1294.html -
了解详情
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然而,也有观点认为,具有独创性的操作指令编排应当可以获得著作权保护。[14]有些法院已明确表示反对Lotus案的推理,指出不能因为用户界面 百度对百度百科所有词条所构成的汇编作品享有著作权,对于这种汇编作品的侵害,原则上不以未经许可使用被汇编作品作为标准。根据著作权法只保护具有独创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3172.html -
了解详情
著作权法在维护权利人工业产权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同一客体上发生工业产权与著作权的重叠且权利分属不同主体时,势必发生权利冲突。实践中,我国对不同表现 商标注册或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方面不得存有任何侥幸,如果自己的使用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在先著作权,或者因许可合同中有关事项规定不明发生争议,损失更大的往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353.html -
了解详情
进一步侵权,停止对《卧》片的发行放映; 判决被告以连带责任方式向原告支付著作权使用和赔偿费共128万元。 被告制片公司的辩解为: 制片公司是直接从唱片公司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的主要方法有:(1)权利人的实际损失,如合理的许可使用费,权利人为维护权利的合理开支(律师费、调查取证费用、交通差旅、文印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215.html -
了解详情
受益人并不是被告;最后,作为大型商场企业,播放的音乐都是已经发表的作品,没有违背著作权人创作音乐服务大众的初衷,在一定程度上还负载了某种文化信息的传播与 发改委认为: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使用其作品,并依照约定或法律规定获得报酬。音乐作品使用费应为音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511.html -
了解详情
在我国实证法上体现在《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 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形式。而且,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将可能面临大量的取得著作权人授权的问题。这些新问题的出现都需要著作权法予以回答。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关于教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809.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不可避免地导致放映行为的发生,因此经营者的行为属于以放映的方式使用作品,在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情况下,这种行为就构成侵权。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电影作品 起来考虑,可以更公平、合理、科学地确定 MTV的收费标准,既有利于MTV的著作权人经济权利的实现,同时也有利于形成一个普遍尊重版权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042.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被同意的法律效力是值得商榷的。 从合同角度讲,作者对著作权的转让或许可使用构成了出版社出版作品以及支付报酬的对价,作者自己付费出版的 附带改变了传统的著作权法结构[12]。从现状来看,大部分学术期刊没有与作者签订书面著作权合同,因此稿约中的内容就可能与著作权法规范一起成为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的依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553.html -
了解详情
机制。但如果原作者拒绝戏仿,即使事先征求承诺并愿意付费的戏仿也不许可 [31],当事人之间的讨价还价就无法解决问题,可谓市场的失败,这时需要第三者的 与作者人格权 很多学者指出,中国现行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的限制著作权使用的12项事由,就是对公平使用的判断标准。对这种见解当然可以首肯。然而还应该进一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32.html -
了解详情
将作品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使用作品的方式,著作权人享有以该种方式使用或者许可他人使用作品,并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这可以认为 实际上已不复存在,我国著作权法中“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规定,对网络作品而言形同虚设。这将造成“侵权行为地”无法认定,从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5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