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意义的宪政话语、宪政制度措施和宪政功能体系;从纯学术看,宪法学和政治学都将宪政作为独立的论域,并已日渐形成独立于民主政治、人权保障和法治的叙述 。强调权利而忽视义务,这导致在各国宪法学学术研究中涉及基本权利的论述和诠释便大有汗牛充栋之观;相反,有关基本义务的理论研究,则相对受到偏废乃至冷落〔3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4804.html -
了解详情
两个重要趋势。其一,大法官所依据的理论体系,早期以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宪法理论为主,其后逐渐过渡到具有普适性的宪法学理论,尤其是德国公法学理论 解释[A].苏永钦.合宪性控制的理论与实践{C}.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4. {7}叶俊荣.转型法院的自我定位:论宪法解释对修宪机制的影响{J}.台大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18.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更具有迫切性,司法机关就有必要接受公民基于宪法上的社会权所提起的请求。 [38]实际上,根据德国宪法学的理论,宪法上的社会权仍然具有两种给付请求权功能:(1)原始 (或称地位理论)。参见李建良:《基本权利的理论变迁与功能体系从耶林内克身份理论谈起》(上),载《宪政时代》第29卷第1期。另外,第4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568.html -
了解详情
独立意义的宪政话语、宪政制度措施和宪政功能体系;从纯学术看,宪法学和政治学都将宪政作为独立的论域,并已日渐形成独立于民主政治、人权保障和法治的叙述 强调权利而忽视义务,这导致在各国宪法学学术研究中“涉及基本权利的论述和诠释便大有汗牛充栋之观;相反,有关基本义务的理论研究,则相对受到偏废乃至冷落”〔3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7.html -
了解详情
非误读,另一方面似乎不必太多画地为牢。可见,以能动司法将受教育权纳入私法体系,亦是可能的。[29]不过,或许有人会反驳:“最高法院在宪法第一案中,其实也 、劳动权等,因为这些权利本身意味着国家承担积极行动的义务。参见许崇德、郑贤君,“‘宪法司法化’是宪法学的理论误区”,载《法学家》2001年第6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461.html -
了解详情
独立意义的宪政话语、宪政制度措施和宪政功能体系;从纯学术看,宪法学和政治学都将宪政作为独立的论域,并已日渐形成独立于民主政治、人权保障和法治的叙述 强调权利而忽视义务,这导致在各国宪法学学术研究中“涉及基本权利的论述和诠释便大有汗牛充栋之观;相反,有关基本义务的理论研究,则相对受到偏废乃至冷落”〔3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73.html -
了解详情
纯粹法学(pure theory of the law),在形式上也和十九世纪以来逐渐形成的自然神论有着惊人的暗通妙合之处。这正如施米特本人所言:现代国家 ,大致与上世纪70年代之前日本学术界对施氏研究的理论状况相同。[6] 其实,作为一个成就了所谓政治宪法学体系的学者,施米特固然拥有令政治学感兴趣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4080.html -
了解详情
宪法学研究方法又被重新提起,[4]实非偶然。 说到底,学术发展是为了因应实践的需求。倘若没有在理论上回应实践中问题解决之需要,也许,方法问题就不会成为一种学术自觉 与机遇》,载中国宪政网2004年11月4日。林来梵:《论宪法学的根本方法兼从法理学方面的追究》,载《法学文稿》,2001年第2期。林来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2076.html -
了解详情
的任务, 亦即我们还未科学阐释中国宪法是什么这个中国宪法学的基本问题。我们还未走出传播普遍的抽象宪法理论的被殖民思维, 或者仅仅将目光集中于自己的宪法文本 的目标理应执念于此。然中国宪法学要迈步体系化, 必须走出自己的三重困境, 克服三重困境方能建构属于中国宪法学的独有体系。(一) 对象迷失学科研究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5850.html -
了解详情
的任务, 亦即我们还未科学阐释中国宪法是什么这个中国宪法学的基本问题。我们还未走出传播普遍的抽象宪法理论的被殖民思维, 或者仅仅将目光集中于自己的宪法 的目标理应执念于此。然中国宪法学要迈步体系化, 必须走出自己的三重困境, 克服三重困境方能建构属于中国宪法学的独有体系。 (一) 对象迷失 学科研究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740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