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审判工作中,则必须有确定的证明责任分配规范为依据。 第二,即使在英美法系,所谓综合考量说也仅仅是其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方法,而在刑事诉讼中, 问题》,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德]莱奥罗森贝克:《证明责任论》,庄敬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5}[日]三月章:《日本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036.html -
了解详情
基于权利义务一致性的基本法理,诉讼责任的增加同时也必须要求诉讼权利的强化,因此现代各国的民事诉讼立法通常都注意从程序上保障当事人的证明权利,保障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转引自蔡虹,李汉昌.论民事证据的调查[J].第三届全国民事诉讼法研讨会论文. [4]何家弘.证据调查[M].北京:法律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336.html -
了解详情
,不存在违约问题,拒绝承担赔偿责任。原告提供了招生简章、所在专业两年来的课程表,学费收费凭证、证人证言(证明学校提供的实习条件恶劣,根本无法保证学生的 理论与司法模式》,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31]刘荣军:《论民事诉讼的目的》,载《政法论坛》1997年第5期。 [32]江伟:《市场经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09.html -
了解详情
等方面,双方当事人面临着同样机遇。由此可风,民事诉论活动中的举证责任是民事诉讼证据的重要问题,在民事诉讼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当事人在民事诉讼 为完善我国现行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制度作了较为理性的思考。 民事诉讼证据,是指在民事诉讼案件中证明的根据。它是民事诉讼活动的基础,是民事诉讼的核心,而举证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068.html -
了解详情
实行差别对待。关于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英美法系国家多采用最低限度的证明标准盖然性占优势,即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需把其主张之事实证明至存在比不 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4,(2):9395. [9]阮方民,封利强.论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现实选择[J].浙江大学学报,2002,(5):13814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88.html -
了解详情
,要心如秤(mentalscales),以双方当事人的证据份量14毕玉谦:试论民事诉讼证明上的盖然性规则置于左右的秤盘上,从而来权衡何方具有较大的 德国民法典中有许多条文直接涉及当事人的证明责任。当然,这与我们所讨论的证明标准上的盖然性尚存在一定的距离。 3.从逻辑推理的角度来看待盖然性 例如,我国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48.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推定事实的不存在,定一个独立的证明主题,必须达到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而事实推定不导致举证责任转移,且反驳推定,只需达到反证即可。将二者不加区别 上有推定的规定,而举证之必要则因诉讼的具体进行状态,而在当事人之间往返转移。参见骆永家著:《民事举证责任论》,台湾商务 1999年版第115页。 参考文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31.html -
了解详情
正确揭示。 关键词:思维方式,认识论,证明论 民事诉讼是指民事争议的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裁判民事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3页。 [22]汉斯普维庭[德]著:《现代证明责任问题》吴越译,法律出版社,第11页。 作者:王学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487.html -
了解详情
]据此,我们认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不是刑事和解的必要条件。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刑事和解主要解决的是民事问题,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优势证据;刑事诉讼认定 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为前提,不存在对被告人的处罚的宽免,即我们民间所说的又打又罚,因此无法提高被告人的积极性。在实践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92.html -
了解详情
]据此,我们认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不是刑事和解的必要条件。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刑事和解主要解决的是民事问题,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优势证据;刑事诉讼认定 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为前提,不存在对被告人的处罚的宽免,即我们民间所说的又打又罚,因此无法提高被告人的积极性。在实践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79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