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改造和规制的客观对象,民事主体均是围绕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而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而物则仅是民事主体具体行为的客体,不应与民事权利客体相混淆。其次, ,所有权和他物权均是无形的。由于基于有体物而形成的所有权和他物权具有共同的基本原则、调整方法和主要法律规则,因而在立法上传统物权体系仍有其合理性和稳定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80.html -
了解详情
内阁乃至总统独裁制开辟了道路。3、魏玛宪法赋予权利保障以社会国家的属性。第二编“德国人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共分五章,分别对个人(第109~118条 的共同趋势.3、制定行政程序法的宪政基础对行政法上某具体问题的研究,首先要论述其宪政基础,强调行政法原理必须紧紧围绕宪法原理而展开。我国行政法学研究,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78.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和义务制度,在这里,亲权是基于父母子女的身份关系而产生的权利和义务,是父母子女关系的结合体,且只限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基于自然血亲关系,或抑制血亲 法律体系。第一类,针对全体儿童基本权利保护的法律。针对全体儿童权利保护的法律主要是指福利性保护法,这类法律是国家对全体儿童权利重视和保护的具体体现,也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50.html -
了解详情
为什么并非民选的法院有权审查代表人民的议会的决定呢?该制度的支持者们辩解称,为了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价值,或者为了反对多数人的暴政保护少数人的权利。 1976年,国家参事院被正式赋予司法职能,对荷兰境内的行政纠纷做出最终裁决。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按照宪法第112条第1款的规定,涉及公民权利和义务纠纷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4563.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的形式确定私法关系领域的范围;同时,宪法通过宣告积极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以规定国家权力的作为义务的形式确定公法关系的范围。这样,尽管宪法属于公法,但 的观点,引自前注[3],夏正林整理文。 [20]关于基本权利性质的详细论述,参见徐显明:《基本权利析》,《中国法学》1991年第6期。 [21]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045.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的形式确定私法关系领域的范围;同时,宪法通过宣告积极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以规定国家权力的作为义务的形式确定公法关系的范围。这样,尽管宪法属于公法,但 的观点,引自前注[3],夏正林整理文。 [20]关于基本权利性质的详细论述,参见徐显明:《基本权利析》,《中国法学》1991年第6期。 [21]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044.html -
了解详情
是与行政权、司法权平行并列的权力。因此,正如有学者所说:监督权不是最基本的权力分工的结果,只能是它们在运行中的某种表现。[22]所谓法律监督权, 执法机关的干预。[23]所以,列宁并没有关心如何科学划分国家权力。 其次,列宁指出,检察长有权利和义务对地方政权机关的一切不合法律的决定提出异议,却无权停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411.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规范调整,人民群众就不同类型的国有财产享有何种权利和义务,政府作为国家所有权的行使者应有何种权力(权利)和责任,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对国家所有权 也基本上可以消弭原有概念在形态上的分散和对立状态。参见马俊驹、梅夏英:《我国未来民法典中设置财产权总则编的理由和基本构想》,载《中国法学》200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550.html -
了解详情
的义务上的意思。学者在随后的论述中写到:在刑法理论上,一般认为注意义务可以分为结果预见义务和结果回避义务。。在疏忽大意过失犯罪的情况下,行为人违反 1988年版,第321页。 [35] 参见(日)大冢仁著:《犯罪论的基本问题》(中译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48页。 [36] 参见洪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62.html -
了解详情
是法学研究的两个主要范畴。在1988年6月全国首次法学基本范畴研讨会以来,许多学者围绕法是以权利为本位,还是以义务为本位这一论题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张文显 ,保护特权便成了其必然的逻辑结论。从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关系来看,这种义务本位法的社会中,国家权力是第一位的,权利是其次的,首先保证的是国家权力的运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82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