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仅限于法官和陪审员,因此,只有在审判阶段才能提出回避申请,而且提出回避申请的要求非常具体。如英国1974年陪审团法规定,除非法院没有依法采取抽签方式决定回避 在具备法定情形时,他们都可以被申请回避;在俄罗斯刑事诉讼中,刑事回避的适用对象范围更广,鉴定人、辩护人,以及被害人等都在被申请回避之列。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7915.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笔者仅就该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刑事诉讼中回避制度的举证责任,不同于民事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原则,也不同于刑事诉讼中 办案的,视情予以批评教育、组织调整或者予以相应的纪律处分。《暂行办法》第17条规定,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或者其他知情人认为检察人员有违反纪律、法规有关回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2571.html -
了解详情
》明确规定,律师在侦查阶段可以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但侦查机关往往利用强大的职权为律师会见设置种种障碍,具体表现为:一、不论案件是否涉及国家秘密 充分发挥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而要想发挥辩护律师的作用,就必须保障辩护律师的诉讼权利。 完善辩护律师的诉讼权利保障首先要明确辩护律师的辩护人身份。由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8562.html -
了解详情
未提交的,有权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调取。但这仅是对辩护人权利的给予,却并未从正面对检察官客观公正义务作出明确性规定。我国虽没有预审法官或法官庭前介入 质证方式的规定。 [3]如其第85条对证人与证据的质证与诘询规则的规定。 [4]肖铃:《国际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出示和质证规则》,《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801.html -
了解详情
得到极大的发挥,辩护功能得到有效释放。被告人在庭审中不但享有沉默权,而且还可以通过其辩护人对对方所出示的证据的真实性及合法性提出质疑,可以申请收集和出示有利于本方 》,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1期。 [2][日]团藤重光:《刑事诉讼中的主体性理论》,载《法学家》1988年第2期。 [3]陈波:《论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778.html -
了解详情
开示。 3.改革辩护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如赋予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开始聘请辩护人的权利、赋予辩护律师讯问在场权、取消对辩护人会见权的不合理限制、扩大辩护律师的 报道,正确处理舆论监督与法官审判之间的关系。 (五)改革公检法三机关之间的关系。公检法三机关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刑事诉讼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在目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685.html -
了解详情
的有限确认。再如,《草案》规定,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利害关系人认为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采取搜查、查封、扣押、冻结等侦查措施或者应当解除查封 [D].四川大学,2005;朱拥政.刑事诉讼中的财产权保障[D].中国政法大学,2006;叶巍.刑事诉讼中的私有财产权保障[M].北京:法律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580.html -
了解详情
的。{9}(P63)与德国处刑命令程序相比,法国处理违警罪的简易程序、意大利刑事命令程序、日本刑事诉讼中的略式程序、交通案件即时审判程序均类似于处刑命令 ,可以对审理方式作如下简化:被告人可以不再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进行供述;公诉人、辩护人、审判人员对被告人的讯问、发问可以简化或者省略;控辩双方对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196.html -
了解详情
。修改草案第69条规定,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法庭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作为证人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提出意见。由此建立了专家证人制度。 ,必须以证据为根据。这一规定,被认为是确立了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据裁判原则。这是证据法的一个纲,对于司法人员强化证据意识具有积极意义。建议刑诉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2859.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科学证据等表述,但立法者注意到了科技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与我国学术界通常引用的华尔兹教授分类法、 麦考密克教授分类法、田口守一 ,可规定如下机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对技术侦查获取的证据材料、电子数据、视听资料、鉴定人意见等科技证据有疑问的,办案机关应当附卷,并结合案件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98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