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违背刑法本意 交通肇事第一档法定刑适用于造成重大交通事故未逃逸而听候有关机关处理的情形,一旦逃逸,即升格为第二甚至第三档法定刑。在交通肇事犯罪构成中 刑法的罪责刑相适应这一刑法的基本原则。因此,我国刑法本意并未禁止交通肇事成立自首。 (三)是否履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义务与是否认定自首、逃逸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565.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的前提条件。如果行政相对人不具有环境行政法上的报告义务,则环境刑法不能追究刑事责任。其次,行政相对人主观上对谎报行为具有故意。行为人必须是故意 自然资源开采、使用许可、排污许可罪、统一规定滥用环境行政许可权的犯罪行为,要针对行为本身的特点进行规制。我国刑法规定的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和非法批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943.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的前提条件。如果行政相对人不具有环境行政法上的报告义务,则环境刑法不能追究刑事责任。其次,行政相对人主观上对谎报行为具有故意。行为人必须是故意 自然资源开采、使用许可、排污许可罪、统一规定滥用环境行政许可权的犯罪行为,要针对行为本身的特点进行规制。我国刑法规定的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和非法批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484.html -
了解详情
说的合理性就更多一些。[31]但是,由我国刑法规定构成伪证罪必须具有特定的目的这一点,就推出主观说的合理性更多一些,或许存在疑问。第二种观点认为,如果 的,不可能成立伪证罪。应该说,证人按照记忆陈述的,难以评价证人具有作伪证的实质的故意,难以认为证人没有履行如实作证的义务,故主观说否定成立伪证罪的结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081.html -
了解详情
又较具有间接故意为重;是以论罪科刑时,具直接故意者应较间接故意者为重。按我国刑法第二篇第四章(渎职罪章),及贪污治罪条例第4至6条的规定观之,均 原则合目的原则、最小侵害原则、禁止过度原则。因为,刑法规定的法律效果,是对人民最严厉的侵害,故立法者对不法行为的入罪化,应该慎重考虑,不应该为了威吓、讨好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05.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领域的入场券。没有这张入场券,行为人就不可能构成刑法规定的任何一种单独犯罪,进而也不可能与他人构成任何一种共同犯罪。二、特殊身份资格在共同犯罪中 的工资待遇、福利待遇和职权。因此,他同样负有必须正确行使权利、不得滥用或者懈怠的义务,更不能利用职权来实施犯罪.不然,他就可以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能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53.html -
了解详情
既遂的高度,其入罪标准大大降低,入罪时间大为提前。我国刑法分则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绝大部分规定以及第三章第一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等章节集中规定了 起来。因此,我们在认定持有凶器抢夺时(当然,应当符合刑法规定的足以使被害人意识到行为人持有凶器的条件),基于公共安全的防卫和积极控防类似风险性犯罪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18.html -
了解详情
的对象也不限于家庭成员。笔者称之为身份犯否定说。 赞同身份犯否定说学者所持有的理由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笔者一一加以评说: 其一,对具体犯罪直接客体内容的确定, 但这种遗弃与基于法律规定的扶养义务之遗弃毕竟不同,而不能做同义理解。 其三,从比较研究的角度,认为在德国、日本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刑法中都有遗弃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618.html -
了解详情
工作人员可否构成受贿罪共犯? 学界在这一问题上有肯定说和否定说之争。我国刑法规定,只有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牟取利益、索取收受贿赂的才能 显见并非源自国家工作人员特殊权利而为其独有,对于任何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应该承担不得破坏职务廉洁性的义务。权利义务说并不能解释特殊主体构成特定犯罪的缘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580.html -
了解详情
遵守外部的态度的法律规范外,更有命令其必须决定采取遵守法律规范所必要之内心态度的义务规范。违反前者,引起违法性;违反后者,即引起责任。格尔德施米特的功绩在于通过 人之利益而犯藏匿、隐避犯人和对证据之湮灭者,得免其刑,我国台湾刑法第176条规定的配偶或五亲等内血亲、三亲等内姻亲图利犯人或依法逮捕拘禁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1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