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内部规定,对窝案、串案中的职务犯罪网开一面。在检察环节,职务犯罪案件起诉率明显低于普通刑事案件。2005年,高检院公诉厅制定的《检察机关办理公诉案件考评 规定,限制减刑和不得假释的规定只适用于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631.html -
了解详情
有力,监督也就越有效。《草案》规定,对于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故意杀人等重大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对侦查取证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这就是强化相互制约 规定社会调查报告的内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刑罚执行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和执行刑罚时,应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教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167.html -
了解详情
并依审判监督程序改判无罪;[5]又如《南方周末》曾报道的被告人范凌祥故意杀人案件,最高法院核准时进行了职权调查,调查了被告人积极救助被害人的证据及被告方 最后,法院职权调查证据符合我国的法律制度设计及文化传统。我国历来都认为法院在刑事案件事实的查明、裁断上负有最终的责任。对法院未尽到查明事实责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235.html -
了解详情
受传统认识的影响和操作难易的选择,其受理范围非常狭窄,多是杀人、伤害、交通肇事等案件,其它则比较鲜见。这与法理和立法初衷是相冲突的,对 措施。 第八十条 被害人认为人民法院判决的赔偿数额仍不足以弥补其经济损失的,可以在刑事案件终结后,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第八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741.html -
了解详情
绝大多数的死缓犯都会被减为无期徒刑或者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死缓犯因故意犯罪被执行死刑的情形十分罕见。一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只要表现好多次获得 起诉处分。它有利于节约诉讼成本,合理使用司法资源,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更为严重的刑事案件起诉中,以提高诉讼质量和诉讼效率。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710.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在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当前我国恶性刑事案件的发案率呈现逐年上升、居高不下的之势,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被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只有对有组织犯罪、毒品犯罪、走私犯罪、故意杀人犯罪等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曾经有过脱逃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35.html -
了解详情
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附加刑的未成年人、在校学生犯罪案件、交通肇事案件、因民事纠纷而引发的故意伤害、过失致人重伤案件等。[2] (二)我国刑事 案件范围从破坏艺术品、轻微人身伤害、偷盗等轻微刑事案件案件扩大到强奸、杀人、放火等严重暴力性案件。[3]试想我国刑事和解的范围如果从可能判处3年以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19.html -
了解详情
也不应对下级法院的审理发布命令或预先公布自己的结论。对于下级法院审理的具体刑事案件的监督,上级法院只能在上诉审中通过对一审裁判的纠错功能得以实现,高 使用,显然是起到了一种错误的指导作用。 [40] 例如对于樊明、刘希龙故意杀人、强奸案,在按语中,最高人民法院认为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在该案的判决中,体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55.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审判中必须严格贯彻排除合理怀疑标准。迄今为止,没有一个案例冲淡,更不用说推翻刑事案件中排除合理怀疑原则所要求的政策性原理和客观标准。[7]虽然,排除合理 有直接证据(如目击证人证言和被告人供述)或间接证据锁链证明被告人实施了故意杀人或者贩卖大量毒品等严重危害行为,但缺少重要原始证据的(如没有找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08.html -
了解详情
的逮捕率均在90%以上。 (二)以捕代侦普遍 据统计,在经法院判决有罪的刑事案件中,95%以上的被告人被采取了逮捕这一强制措施。我国刑事诉讼法 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 主要包括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有组织犯罪、恐怖犯罪、毒品犯罪以及杀人、爆炸、强奸、绑架、投放危险物质等。即对于有组织犯罪、黑恶势力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0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