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规定了直接故意危险犯的情形下,其科学性便值得怀疑。因为传统的理论认为,在故意犯罪中(至少部分存在,而危险犯恰属其中,后文论述)是存在未遂犯的。这也 ,在该案中法院认为危险犯是存在未遂的。(至于该罪是否是危险犯则是另一个问题)二“既遂说”的瑕不掩瑜那么,“成立说”的缺憾是否就意味着“既遂说”的完美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09.html -
了解详情
其行为仅仅触犯了该国境内或由国际法文件确认的市场交易管理法规,因而不涉及走私问题。例如网上兜售婴儿、介绍卖淫、售卖内国法或国际公法明令保护的野生动物器官(如 犯罪学意义的公然犯,则不以刑法的规定为限。见屈学武:《公然犯罪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页。[19]见前引[9].[20]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20.html -
了解详情
分类。中国刑法总则的犯罪分类主要有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故意犯罪中又分预备犯罪、未遂犯罪、既遂犯罪和中止犯罪;在共同犯罪中,又分一般共同 敢出门,社会公众的安全感甚低。正如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重点项目《中国现阶段犯罪问题研究》课题组所指出的,犯罪分子“目无国法,经常在光天化日之下结伙起哄、寻衅闹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62.html -
了解详情
著的《过失犯罪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6月版), 姜伟著的《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群众出版社1992年1月版); 侯国云著的《过失犯罪论》( 组织犯罪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版), 于志刚著的《毒品犯罪之理论问题研究》(时事出版社1997年10月版)。除此之外,赵秉志任总主编,张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10.html -
了解详情
不良“苗头”性问题进行抑制。在校生在这样的学校环境中学习,就容易走上邪路。如单某故意伤害一案,其在的成人中专学校明知单某与吕某发生冲突吵闹却未对其进行疏导 年第7期。 (2)参见康惠农、王汉林:《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控制问题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研究》,1999年第11—12期。 (3)参见康树华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93.html -
了解详情
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强奸、放火、贩毒、爆炸、投毒罪的, 满14周岁的人即使实施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也不认为是犯罪,不负刑事责任。所以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青少年主体的年龄界限应为14周岁至25周岁。 在犯罪学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70.html -
了解详情
,所达到的法定危害结果的目的。而只有这种犯罪的目的才包含有希望犯罪结果发生的特点,才是构成犯罪故意的目的。 对于单位犯罪,依据刑法规定吸收客户资金不入帐是用 页。 [5]参见刘凌梅著:《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载《人民检察》2003年第3期。 [6]参见高铭暄主编:《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21.html -
了解详情
的出现与变化试析[J].文物春秋.2011(02) [5]刘炯,孟欣.中国内地与香港文物犯罪比较研究[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1) [6]郭玉军.圆明园鼠兔两兽首所有权争议问题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7]李都安.新《文物保护法》存在的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0433.html -
了解详情
[6]参见夏勇:《中国废除死刑应有的观念准备》,载陈兴良等主编:《死刑问题研究》(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 胡云腾提出的第一阶段 德书,第464页以下。 [38] 不止于此,如果死刑适用的面及于谋杀以外的犯罪,如故意伤害,犯罪人还会产生与其将其打伤不如将其打死的想法,因为打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7274.html -
了解详情
中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否划分主从犯问题的请示 》中,答复如下:在审理单位故意犯罪案件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1998年,第322页。 [5]高西江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修订与适用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年,第156页。 [6]张国轩:《单位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3772.html -
了解详情